第三十四章两三语众人释疑,译经文求助秀才(2 / 2)

而妇人刚说完,她的丈夫便赶忙将她拉到了一旁。然后示意她不要再说了。

林平之笑道:“大嫂说的哪里话,在下既然愿意帮忙,便不会贪图诸位的银钱。在下相求之事,不过是想请出海的各位,在出海打渔的同时,打探一下‘沧浪岛’的位置。”

“闽越旧城的倭寇都被在下杀光了,剩余的倭寇都盘踞在这个叫‘沧浪岛’的地方,若大家发现此处,助我前往讨贼,等倭寇之祸平定后,在下也可安心离去。”

“此事也事关大家的安危,倘若在下走后,倭寇卷土重来,恐无人可挡。”

此时老者说道:“少侠放心,只要少侠肯帮忙,老朽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助少侠一臂之力。”

此时人群也攒动了起来。

“只要少侠能帮我们解决倭寇,少侠要什么,我们便给什么。”

“是啊,只要少侠能保我们平安,我们这些乡下人不会亏待少侠。”

林平之此时拱手说道:“那就麻烦大家了,这段时间在下便居住在孟府,若是有了消息,各位尽可来告知在下。还有便是丐帮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这段时间大家如非必要请不要出门,若是丐帮众人到来,也尽可与在下划清界限,保自身平安。若无其他事情,诸位请回吧!”

得到了林平之的承诺后,众人也都各自散去。包括那名被林平之打了一巴掌,打的晕头转向的富户。

傍晚孟生与其母亲回到了家中。孟生的妻子被安葬在了孟家的祖坟之中,而孟生的老母便跟着孟生一同前往孟生亡妻的家中拜谒,因此回来的晚了些。

见到孟生回来了,林平之便请孟生来到了自己的房间之内。

“不知道恩公唤学生前来有何要事?可是寒舍招待不周?”孟生问道。

林平之摇摇头回答道:“非是如此。只是有些问题想要请教孟公子。”林平之话锋一转继续问道,“不知道孟公子可有功名在身?”

孟生回答道:“说来惭愧,学生自幼读书,多年来虽多次参加秋闱,但屡试不中。只在恩师的提携下,捞到了一个秀才的虚名。”

林平之听到孟生是个秀才,当下心中一喜。

在这个时代凡是能考取功名的,均是学富五车之人。

虽然秀才是最低的一个“功名”,但是考取秀才的难度并不低。

需得“县,府,院”三场考试全部合格者,才能得到秀才的功名。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过不了这个“童子试”,也捞不到秀才的功名。

林平之细看孟生,虽然他年长自己一些,但是这个年龄就能考中秀才,已经算是非常年轻,博学的了。

更何况他也不是这个年龄才捞到秀才的,方才他说过自己“多次”参加“秋闱”。

有了秀才和监生的身份才能参加科举“乡试”。乡试三年一次,看他年龄,至少参加过两次。

十几岁就过了“童子试”,考取了秀才,绝对属于“神童”了。

林平之虽在江湖,但对于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还是十分敬重的。

“是这样的孟公子,在下偶然得到了一本古籍,只不过在下学识有限,不能完全明白书中所载。想请孟公子指点一二。”

说罢林平之便将曲洋所赠《玉鼎灵丹经》交给了孟生。

孟生见到这纯玉雕琢的宝物着实是开了眼。

不过方才归来之时听丫鬟小红提起白天发生之事,知晓自己的这位恩公来历神秘,他拿出什么样的宝物,他都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