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北方战争(28)(2 / 2)

国势 月影梧桐 3863 字 2019-10-30

麦克斯亲王起立发言时台下一片寂静。他开始缓慢而清晰地读发言稿。他用单调的声音概述了他的和平计划。虽然绝大多数听众对这篇开明的、几乎是激进的讲话感到意外,但他们没有作出什么反应。尽管他的谈吐平淡无奇,但当谈到给威尔逊总统的照会时,他加快了讲话的速度,“促使我采取这一不仅是为了拯救德国及其盟国,而且也是为了拯救多年遭受战争之苦的全人类的步骤的原因是,威尔逊先生宣布的关于谋求各国人民未来幸福的设想同德国新政府和我国绝大多数人的总的想法是一致的。”他用单调的声音讲出的这番话打动了听众,因为他们都知道,为了实现和平,他曾进行了长期的、全心全意的斗争。“因此,我内心是平静的。这种平静是我作为一个人和一个人民的公仆的良知所赋予的。同时,这种平静是基于我坚信能够为一切事业献身的我们伟大而坚强的人民,坚信他们的光荣的武装力量。抱着这种内心的平静,我等待着我作为领导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家而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所产生的结果。”

会议一结束,新政府的成员就互相祝贺,庆幸一场危机终于避免了。会议厅里没有出现什么戏剧性的场面。现在只是在走廊里出现了一些议论,人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局势。甚至于连以往一贯令人耳熟能详的辩论都失去了市场。

很少有人知道,迫使麦克斯亲王采取和平行动的是陆军,在议员们看来,“麦克斯意味着帕克斯(和平)。”这个警句反映了麦克斯此举深得民心。

虽然照会已于前一天从伯尔尼发出了,但还没有到达华盛顿。再过四十八小时威尔逊才能收到这个照会。但法国总理克莱孟梭已在阅读这个照会提出的条件了,因为法国情报机构已截获并破译了这个照会的密码电报。克莱孟梭恐慌起来,因为他无法预料象威尔逊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他还担心德国的建议是某种圈套,担心麦克斯亲王是军方的傀儡,而军方正试图以某种方法避免在战场上被击败,法国人怀着满腹狐疑开始研究停战的条件。

长达四年的痛苦的战争使人们比较容易提出和平建议,而不太容易接受这种建议,法国人所孜孜追求的全面胜利就在眼前,没有理由为了这样的一段声明就放弃。

威尔逊总统一获悉德国求和,就打电话给国务卿征求意见,后者明确表示:“今天来的是激动人心的消息。在我看来,象德国人和奥地利人要求的这种停战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应该用有利于你的措词加以拒绝……西线有潘兴在酣战,而你再深深地cha进一个外交楔子,这样,战争就有可能在今年年底结束。”

消息灵通的《纽约时报》也在劝说总统首先要德国废黜“不负责任的、吹牛的德皇,并由德国人民自己的政府来代表他们说话”。处于审慎地位的考虑,其它的报纸也在警告说,这个建议只是一个圈套,想在“通过谈判取得的和平”中使威尔逊上当受骗,从而使敌人免遭惨重的失败。

在克莱孟梭政府的引导下,法国媒体对德国的建议采取了敌对态度,有些报纸公开指责麦克斯亲王撒谎不说实话。《时报》发表的社论的标题是《难道我们必须缔结一项灾难性的和约吗?》,《激进新闻》要求提出包括占领德国一些战略要地的苛刻条件。《小巴黎人报》发表了题为《停战的圈套》的社论,《法兰西共和报》要求他们“推进到莱茵河后面去”。这些报纸与克莱孟梭都有这种担心:威尔逊总统会损害协约国的立场,从而迫使法国在不要求割地、不要求赔款的情况下接受一个实行宽大政策的和平,这样就会决定这个国家一代人的命运。克莱孟梭和彭加勒还担心,如果接受了这个和平建议,那么,赢得战争胜利的不是浴血奋战了4年的法兰西,而是半途才加入进来的美国。

美国国务卿兰辛在照会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德国的意思是不是愿意接受威尔逊十四点方案所提出的条件?至于停战,只要同盟国的军队“在协约国的领土上”,美国就不可能向它们提出停战的建议。最后,我们必须了解麦克斯亲王是否“只代表迄今为止指挥这场战争的帝国当局讲话”。

虽然和平建议的往返只限于高层,但对在一线的部队来说,尤其是协约国而言,不约而同地放松了进攻,而德**队因为得到即将停战的鼓舞和以往教育的刺激,士气陡然高涨——双方的对比竟然恢复到了大体平衡的位置。

感觉自己被愚弄了的亲王大光其火,甚至要威胁撤掉鲁登道夫和兴登堡的职务,代之以其他更有“使命感”的军人,但他终究没有这么做。

就威尔逊的照会进行争论的不光是德国人。在巴黎召开的一次协约国领导人会议上,克莱孟梭要求他们不要理睬这个照会,因为事先没有同法国进行磋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更为愤怒,美国竟敢把威尔逊那不切实际的十四点方案作为停战条件!如果德国佬接受这些条件,那就将使英国处于最困难的境地。他坚持认为,从所占领土撤走是任何停战的必要前提。经过长时间争论后,他的意见占了上风,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首相和总理们统一了立场——德国可以投降,但在撤离占领领土之前不能停战,更不能接受在14点计划基础之上的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