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北方战争(8)(2 / 2)

国势 月影梧桐 4063 字 2019-10-30

由于当时的欧战形势是德国处于完全的上风,美国政府判断形势后,决定接受德国方面的处理结果。事隔2年之后,德国人再一次地击沉了美国船,鲁登道夫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的危险。

此时,在美国国内,威尔逊总统也在等待着一个契机。

欧战从爆发到现在,已经快3年了,除了美国人赚得盆满钵满外,欧洲各国均已经筋疲力尽。本来,美国人还打算再坐山观虎斗一段时间,彻底让两大集团把血流干,但俄国的革命打断了这个一厢情愿的愿望。

威尔逊为代表的美国政府发现,一旦俄德单独媾和之后,德国将面临三方面的好处。第一,德国原本用于东线的百万大军将被解救出来,可以部署到西线,对英法形成压倒性优势;第二,德国从俄国割去领土和最重要的工业资源,有利于强化德国的资源获取能力并且足以改变战略平衡;第三,德国和俄国媾和后,从中国通往德国的物资输送线就被打通了,德国可以从中国源源不断地获取战略物资。实现战争的长期化,立于不败之地,而中国虽然不是同盟国成员,但素来对德国关系密切。

一旦德国获得这3方面的优势,将极大地改变战略平衡并可能影响欧战走向。在战争期间,美国虽然保持着中立,同时也并不拒绝向德国提供物资,但由于制海权为英国所控制,事实上只有协约国集团才能从美国买到东西。在商品交易中,美国人赚到了大钱,而且还让英法负下了巨额债务。假如英法崩溃,这些利益便收不回来了,因此,从美国的利益来说,上上之选是欧战继续保持平衡,如果非要找出一个胜利者,那么只能是英法。现在,英法面临着危险,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美国决定赤膊上阵了。

在内阁讨论的会议上,威尔逊总统已经确定了一条原则,利用一切机会对德宣战,所剩余的。无非是一个借口罢了。现在,德国人把这么好的借口送上门来,简直就是太及时了。

当然,宣战在技术上还需要准备,因此,正式消息还没有公布。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觉得,无论如何要尽快结束对俄战争。面对俄国不肯低头的局面,鲁登道夫抓住机会,发起了全面进攻。原本已经千疮百孔的俄军防线,再次被德国人撕得粉碎。

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的紧急会议列宁的主张又被以6:7的票数否决。随后,中央又连夜开会,由于在远东面临中国的压力,经过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结果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布尔什维克政府连夜通知德国方面,同意签约。

但是,德国已经掌握了中国在远东动手的牵制性优势,战场上又处于有利地位,绝不会主动停止进攻,反而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除了前面已经提及的条件外,还要俄国割让三分之二以上乌克兰和外高加索地区,另外追加30亿马克的赔款。

面对德国的新要求,布尔什维克又召开有15名委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中,大多数委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主张。列宁只得提出,如果这种空谈继续下去,他就要辞职,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发生动摇。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意见,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他的态度发生变化。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4票弃权、4票反对获得通过。4月24日,苏俄政府重新派出谈判代表团与德国进行谈判。3天后,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13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90亿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

俄国不仅丧失了7000万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3,铁矿石的79,62的工业以及38的铁路。此外,条约还规定,苏维埃政府必须复员现有军队,包括刚刚组建的红军部队。海军应该驶进俄国的港口,在那里停泊到缔结普遍的和约或立即解除武装。

但是,奇怪的是,很多秘密资料都显示是布尔什维克政府主动要求复员军队的,因为。很多人都认为旧军队不可kao,为了防止旧军队作乱,干脆一并复员了事。至于新组建的部队,则应该完全信奉布尔什维克主义。

消息传回了远东,这个时候,一个人物到了东京,他就是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