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离岸平衡(6)(2 / 2)

国势 月影梧桐 4231 字 2019-10-30

商船吨位(万吨):中国147.9,中央控制率66.3,日本189.4,中日对比美国701.8

铁路里程(万公里):中国1.74,中央控制率90.4,日本1.49,中日对比.78,美国41.3,中美对比4.21

注1:中国数据是采用小说数据,除了人口变化不大外,其余都比历史数据要强,从一些到数倍不止。

注2:出于可理解的原因,日本数据除其本土外,尚包括朝鲜和中国台湾。

注3:在处理日本数据时,考虑了较多的蝴蝶效应,但处理美国数据时,因为变化小,基本不考虑。

注4:日本的生铁产量落后于钢,是因为日本大量进口中国生铁、美国废钢铁来炼钢。

注5:日本依库页岛之桦太地区生产原油,数量不大,只能满足国内一部分需要,中国在开发玉门油田后,已经实现生产零的突破,美国是世界上开发油田比较早的国家,石油不仅自给有余而且还出口。

注6:涉及gnp时,都采用了华元标识,考虑到日元汇率在1914的剧烈波动不便统计,依旧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倘若以实际汇率计算,则当年日本gnp下降30以上。

注7:欧战开始后,美国卷入较深,因为穿越的蝴蝶效应,各类数据已经和历史数据有不小的出入。

注8:由于战争原因,中日两国的政府开支剧烈提升。

注9:以上数据,都采用1914数字,若当年无,则酌情采用就近年份并加以修正。

待众人翻阅半小时后,熊希龄用他抑扬顿挫的声音解释起来:“民国四年,是国家经济发展最好的一年,虽然我们经历了战争,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战争带来的消费刺激也大大拉动了需求,使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铁路通车里程、煤、铁产量等关键指标上,都超过了日本,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让人欢欣鼓舞。在财政支出方面,虽然绝对数和增长率大大超过民国三年,但因为涉及战争,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更重要的是,总统以一系列纵横捭阖的手段,收复了胶州湾租借地和4个日本租界,废除或者实际上停止支付赔款,使得财政压力迅速减轻。如果不考虑国家债券收入,正常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超过了总支出,标志着我们终于不用天天提心吊胆地在担惊受怕中渡过。”

考虑到政治轴心的运作和受到形势鼓舞,特别是因为当时中日冲突还在持续,在国会讨论民国五年财政预算时,各方面代表都对预算方案提出了加强国防建设的提案,关于军费比例的下降,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不必拘泥于财政恢复平衡再提升的旧有承诺,而是应该着力于建设为主,把国防力量迅速弄上去,只有强大的国防,才能够保护民众与经济建设,片面为了财政平衡而缩减军费只能导致国破家亡。

现在,既然财政平衡已经可以实现,那么,增加军费当然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一贯在军费问题上的熊希龄有了这份家底之后,对于国防建设也不是斤斤计较了。

当然,除了极个别的人士,很多人,包括内阁要员在内都不知道国防军的第二财政渠道——辽阳实业的供应力度。如果纯粹用明面军费来衡量,国防军是实现不了这么大发展的——从积贫积弱的旧式军队迅速膨胀为有战斗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军队,单国防预算是不可能的,穿越带来的技术是一个方面,充分的保障是另外一个方面。

何峰就说:“我们用不到10年的功夫,走完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40年的强军路,除了海军,其他军种的实力都并不比日本弱多少,样板和精锐部队还要强于日本。航空兵更是世界顶尖水平。”

“海军建设,已经出台了专门的方略,不在具体预算中,再者,海军还有大总统机动费,可以适当圆润,我所关注的是,如何能够在不影响其他建设的前提下发展国防。”秦时竹道,“比如两条腿走路,国防建设是一条腿,其他建设是一条腿,不能光条腿,否则迈不开步子,可两条腿也不能一起迈步,那样会摔跤……”

“总统的言语非常要紧,这件事,我也觉得很有话说。”周学熙道,“发展铁路交通,原本是国策,但是,现在这个国策执行得有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