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血色辽阳(6)(2 / 2)

国势 月影梧桐 4163 字 2019-10-30

在一层又一层地波澜之下。日海军地心思忽然悄悄地起了变化。一方面将列装高射机枪和气球炮作为各舰艇地当务之急甚至不惜占用原本划归陆军地份额。而陆军因为要海军维持物资供给。也就捏着鼻子认了气球炮对陆军来说。不但运输困难。而且短时期内还找不到足够地人手操作。与其束手束脚地带着这个累赘。还不如让海军去消化。

另一方面。对于整个战局乃至于对中力地认识。都有了一个全新地调整。这场战事。从装备到士气。从战术到战略。日本因为固执和骄傲自大付出了极大地代价。急需调整。否则在将来会付出更大地代价。

可是,这些反思放在山本的层面上,还是不值得一提的小节,更让他触目惊心的是日本国内愈演愈烈的经济局面。

大藏相虽然因为冈市的游说和山本的授意最终放行了对华进行报复的方案,但日本国内的经济状况并不会因为思想上的“认同”而产生焕然一新的面貌,反而因为这种认同而带来更大的压力。

欧战开始以后,由于战争消耗的加剧和各国货币不可避免的贬值,各类大宗物资的价格开始节节上涨。不独粮食、钢铁、铜和各类有色金属、棉纱、油料、燃料等直接可用物资上涨了一倍以上,便是相关的周边物资譬如矿石,都有了接近一倍的涨幅,这对于严重依赖进口原料的日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本来还有望从中国市场获取日本所需要的各类原料,但中日开战后,这种物资输入便成为不可能,即便有个别汉奸走狗要把物资卖给日本人,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南洋殖民地原来也可以供给日本所需的很大一部分,但现在欧洲各宗主国激战炽烈,所有的殖民地都把物资聚拢起来输完母国,哪怕日本愿意出高价购买都是一种奢望。

本来还可以指望美国能够分担一部分供应压力,但出于对日本扩张在华势力的警惕,特别是反对日本对中国大打出手,美国虽然还不至于根据交战法则明文规定不得向战事双方输入各种战争物资,但在具体操作上,明显加强了限制。大藏相已经接到了八钢铁所的好几份报告,说美国收紧了废钢铁的供应,要么说货源不足,要么要价明显高出市价水平,造成了持续生产的压力。

在市场销路上,虽然商品市场现在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中国市场抵制日货的努力不会给日本造成太大的压力,可向其他各国输入,都需要海运力量,更让人愁眉不展地是,那些卖得出好价钱的商品,恰恰也是日本为了维持战事最需要的物资,藏相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危机,却又无力改变。

虽然在逼近辽阳后日本的证券价格和汇率有所回升,可在商品市场上却是萧条地一塌糊涂,一个严重以来外来原料输入的国家一夜间被卡住了脖子,这口气透得果然十分艰难。

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话题!

山本看着一封封怎么都不让他省心的情况报告,无奈地摇摇头。

藏相的警告言之凿凿地回响在耳畔:“这场战事,帝国每天付出的代价是140万日元,多拖一天,便是140万日元的付出,加之目前有利的商业机会不能利用,实际损失可能在200万之巨……”

“唉……”山本拿起又放下,陆军的战报映入眼帘:

我军全面起对辽阳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