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溢出效应(2 / 2)

国势 月影梧桐 5465 字 2019-10-30

“没什么,今天是沈阳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一个月纪念。财政委员会筹备了一个小型庆典。我本来想请你到场讲几句话的,若是公事繁忙地话就算了。”沈麒昌说明了来意。

“哎哟,老天。”秦时竹一拍脑门,“秉三和我说过的,让我务必去捧场,我怎么就忘记了呢?”

“不急。不急,还早。再说,你若是答应了,行程上秘书长肯定会派人给你安顿好的,我们算是提前来的。”禹子谟调侃他,“看来你秘书还不够多啊。”

“你就别挖苦我了。”秦时竹笑笑,“海燕,你继续说吧。”

“工业产量要到年底才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这方面沈老和禹主任比我心里清楚,我就只通报一下进出口收支吧。”夏海燕拿出一张报表,“这是财政委员会统计出来的。这一年来,北疆各省实际是出于出超地位地(其实在历史上东北一直是出于出超地位的),今年1到10月份地出口额是2.574亿元(原本以海关两为统计单位),进口额是2.369亿元,顺差近2000万,其中。北方实业占据了出口额度的4成左右……但从总体来说。我们的贸易又是平衡的。我们在经常项目下的顺差让资本项目下的逆差给抵消掉了(主要是支付外国贷款地利息),列强地资本输出和我们地商品输出基本平衡。这条信息。对政府地财政运作是一个利好,对北方实业的经营也大有参考价值。从政府地角度来考虑,收支平衡就意味着不必要担心白银外流或者汇兑风险,而贸易额的显著增长,又必将带来关税地增收。这部分增收可以变成关余形式积存下来,或充作借款的抵押,或直接动用,对目前的赤字财政是一个弥补。

从北方实业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也可以看到公司经营方针的两重化和明确化。现在,我们对内是采用进口替代战略,努力填补国内空白,尽最大可能生产那些原本需要进口的货物,诸如肥皂、火柴、小五金等轻工业产品——随着辽阳钢铁公司的持续扩张,北疆基本已不再进口初级钢铁产品,反而开始向日本、德国输出生铁了,当然对于我们不能生产的高技术含量地工业产品(如高级设备)和必须的工业原料(如石油、铜),仍要扩大进口……对外,要采取出口导向策略,生产和销售那些我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比如大豆),特别是要加强面向南方地区的销售……自强、团结、英雄等品牌在南方已成为了响当当的牌子,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力倡大家爱用国货,特别是现在江、浙、粤三省和北疆都签订了税收饶让协议,等于打开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省份的大门,总体形势完全看好。”

“周夫人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禹子谟赞叹道“禹主任过谦了,我就会说说大话,办实事还是要靠您和沈老……”

“我们就只能干点实际性的,比不上周夫人高瞻远瞩。”禹子谟一看怀表,“时间还有一些,德国方面的设备贷款信用证已经到了,要我们拟定一个具体地采购意向,这也是我和沈老前来找复生相谈地目的,何部长不在,我倒想请教周夫人关于北方实业明年地重点投资方向建议。”

“我上面所说的,其实已决定了我们的投资方针,我倒想听巡阅使的高见,到底投资什么实业比较好呢?”夏海燕调皮地转问秦时竹。

“这个?自然是什么赚不了钱就投资什么为好。”

禹子谟傻了眼,怀疑自己听错了,连忙问,“复生兄,你这话是不是讲反了?”

沈麒昌沉吟半天说道:“复生这么说话,总有他的道理,咱们还是听他说说吧。”

“我这叫做反其道行之,说是投资不赚钱的企业,其实并不是说我们不想赚钱,而是投资那些在别人看来利润率稍微低一些的企业。”秦时竹笑了,“禹兄,你说现在的工业,以什么最赚钱?”

“我想想,面粉业、榨油业、火柴业、轻纺业……”禹子谟如数家珍地报出了一堆,补充说明道,“在交易所中,就数这些门类的股票涨得最快,沈老手中持有的那些股票,恐怕翻了倍都不止。但是钢铁类、化工类、水泥类就要涨得慢一些……”

沈麒昌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像北海油坊公司面值1元的股票,现在涨到了2.09元,张季老的辽河纱厂,涨到了1.8元,反正形势一片大好……”

“所以,我的建议是,这方面的股票咱们要减持,甚至可以完全放弃,让别人去搞。”

“那北方实业下属的几家呢?”

“通过股权交易,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卖给别人。”秦时竹笑道,“我跟你们讲句话,这叫做平均利润率。”

“这是什么意思?”

“等量资本要获得等量利润,不然的话资本就会从这个行业抽出来而转入另外行业。”夏海燕解释道,“比如山西的土地流转,其实就是遵循了平均利润率的规律,眼看种地不赚钱了,就想着投资实业,搞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