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值得(2 / 2)

暗黑大宋 午后方晴 0 字 2022-09-04

不过可能以后会用此给王巨堵塞。

然而王巨也不惧。因为不久新的战争即将来到,那就是熙河……

西夏能不出兵吗?一出兵,这个和议就等于撕毁了。

罪状之三,那便是花费。但这一条不算是罪状,而是一些大臣反对战争的借口。

这一战花费了三千六百多万贯匹石。

实际这样计算是不对的,因为这一战消耗最多的便是粮草,粮是石,草是束,但等价比却是很低。实际这一战花销不足两千五百万贯。

王安石敛财敛疯掉了,连后续的物资也要扣克,以便发放青苗贷。

正好前线撤军时间推迟,获得的青盐数量比王巨想像的好,因此几十个堡砦修建,多数支出皆是从这个盐利里取出来的,又从这个盐利里拿出一部分钱帛,购买了一些粮食。

这笔钱帛数额不小,足足近两百万贯,几乎相当于现在青苗贷之利的一半多。

说句不客气的,仅是提前数年裁减禁兵,查出大量吃空饷的名额,以及坊场河渡制,火药本身的盈利,以及坑矿的增产,木棉司,以及蔗糖作坊的分红,这些直接间接的一年盈利,几乎就可以保障了这次战争开支。

章惇为了替王巨辨解,还刻意算了一下账,然后上书。

不过谁将他当作一回事,大家根本就当作未看到了,然后用这个花销上书,陛下,看,这一战虽打胜了,但花了这么多钱帛,如果没有这一战,几乎可以将全国一年的两税都省下来,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进谏书上个不停,最后赵顼忍无可忍说道:“庆历战争以后,国家罕有用兵,所以辽国国君说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不识兵戈矣。但国家财政如何,百姓如何?”

窟窿还未填上呢!

赵顼又十分不满地问:“三十万夏寇入侵,难道此战也有错?建国以来,罕见大捷,难道也有错?”

然而这在宋朝成了常态。

不要说王巨,就是王韶拓土千里,依然有许多士大夫找王韶的麻烦。

且看王韶未来第一次是怎么离开熙河的?

而且这种古怪的病似乎传染到辽国,辽国属国准布与一部分回鹘人反叛,耶律巢率兵前去镇压,然后辽国那个好玩的耶律洪基因耶律巢杀人太多,饭僧于南京幽州与中京。

所以王巨说辽国不会出兵,因为辽国也渐渐与宋朝一样,文恬武嬉。

王巨继续监视着夏人,毕竟一下子释放了这么多战俘,只要向他们发放武器,又是几万大军出现了。

然而梁乙埋却没有这个胆量,带着战俘徐徐离开。

王巨这才回到庆州。

这个知州当的,几乎半年时光,然而在庆州的时间还不足一个月。

回到庆州,还有许多事务要忙碌的,运盐过后,官兵手中还有大量的牲畜车辆,有的当成奖励品发放给其家属了,有的还要便宜便卖出去。

这些账目很混乱的,幸好朱李这十家商户提前抽出来九十多名经济人与管事,才没有出现严重的混乱。当然,这次这么大的交易,同样是对这些经济人与管事的锤炼。

未来,他们还有更大的用场。

到了结束之时,王巨亲自一一表示感谢,让他们回去。

余下的奖励分配,则交给了庆州的各个胥吏去处理。

王巨这才过问那个庆州发展基金。

章楶说道:“还好,只是百姓多储蓄一年,因此只能发放一年。”

没有储的,也不敢贷出去,毕竟它也是新物事,大家不熟悉,怕出意外。

就是这一年储蓄,王巨的信誉要占据一半的功劳。大多数百姓认为王巨不会贪墨他们的财富,否则也不会储存。

以后王巨调走了,天知道官府以后认不认账,若是遇到了贾蕃那样的主,尔等刁民,官员不贪污,何以养家糊口,那怎么办?

“还真有这个可能,”章楶说道。

不要说贾蕃,若是换以前的那个孙沔来,说不定也会发生。

王巨走了几步,想了想说道:“也好,真是这样,将这个制度再改一改,只接受百姓一年存蓄,超过一年的,让他们改回期限。”

“你说一年……?”

“这次我得罪了文公,恐怕只能在庆州呆一年时光了。”

“唉。”

“质夫兄,为何叹气?眼下不值,将来却是很值得……”

“将来值得?”未完待续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