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么办(下)(2 / 2)

暗黑大宋 午后方晴 0 字 2022-09-04

我躲开无数个猎人的枪

……”

不要以为好唱,首先宋朝官话与普通话发音有着严重区别,改了发音就改了音调,王巨将它唱出来很不容易的。

其次就是唱法,宋朝人多唱词与诗,大多数很短,因此用的多是反复咏叹法,渭城朝雨朝雨浥轻轻尘,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青青柳色,柳色新……

第三个便是格律押韵。

如果王巨前面不做一番解释,冒然唱出来,那不亚于在赵顼赵念奴面前放了几个天雷。

“这真古怪,”赵顼等王巨唱完后,眼大眼睛说。

但又不得不承认,它虽粗俗无比,意境却有了,含蓄有了,那个正……能量也有了。

可能这么唱么?真真真古怪。

其实主要宋朝文化气氛浓厚,一些羌蛮地区的百姓民歌实际就是口语组成的,但在京城是不可能听到了。

赵念奴道:“王巨,你长大了,也知道男女之情了。”

“这个,这个……”

“我听说你订了一门亲事。”

“恩,朱家替我订的,延州李家的娘子。”

“就是那个朱管事的东家?”

“啊,”王巨愣住了,难不成小公主连这个也泄露出去。

“不要怕,你犯私盐也是生活所逼,本王不会对其他人说的。”赵顼道。

王巨要倒,幸好这是人治年代,否则自己那就惨了,也不能承认哪,道:“那是私货,不是私盐,况且我们只是做背骡子,就是私盐,也不能称为私盐犯子,再说了,由我授意,朱家带着一些大户人家买了几万钞解盐,这也早将功补过了。”

宋朝盐贵不是产量跟不上,相反大多时间产量盈余,宋太宗时广盐就积压了六十年的销量,宋仁宗时淮盐因产量过高,堆积如山,都没办法管理了。

因此盐贵乃是国家控制的结果,朝廷发愁的是如何多卖官盐,而非是如何多生产官盐。

从这一条上来说,王巨确实是立了大功。

赵顼看着王巨着急的样子,哈哈大乐。他还真没有放在心上,并且也好奇,也赞叹,也佩服。

想一想王巨的身世,容易吗,被继父一家虐待跑回那个边荒的穷寨子,不自暴自弃,上进,好学,并且以十三四岁的年龄养活教育着弟弟妹妹,这几乎是一个励志的传奇,一个正……能量的典范。

就是私盐犯子也是好私盐犯子。

反正想做通他的思想,改变这个私盐犯子那是不可能了。

姘儿说道:“你啊,这么快就订亲了,可你让公主和离了,那公主怎么办啦?”

王巨一下子仆倒在地。

赵顼也快要仆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