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章 诏狱往事(下)(2 / 2)

大明英华 空谷流韵 0 字 10个月前

方文士勉力抬头,却不是感谢救命之恩,而是仍报以言之凿凿的口吻:“锦衣卫,天子亲军之首,不可与阉宦同流合污。”</p>

骆思恭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儿,才转身,向郑海珠拱拱手:“今日骆某安排不周,污了夫人的眼睛。”</p>

“比鞑子狠。”郑海珠嗫嚅道。</p>

“夫人说什么?”</p>

“我说,比鞑子狠,”郑海珠抬眼与骆思恭对视,“鞑子糟蹋人命,是对外族,而东厂,对同为大明子民的,不吝地狱手腕。”</p>

骆思恭冷冷一笑,往地牢外走:“慈不掌兵。不说了,本帅还是请夫人去本帅值房,吃杯淡茶,压压惊。”</p>

一行人再次路过那间供奉着马千乘牌位的囚室时,郑海珠停下脚步。</p>

“卫帅,可否容我进去,给马宣抚上一炷香?”</p>

骆思恭并无惊讶之意,爽快地点头。</p>

郑海珠步入牢房,从供桌上捻起新香,点燃后,举向牌位:“马宣抚,晚辈与祥麟,有同袍之谊,更敬慕马宣抚与秦宣抚。马公在上,请保佑我崇明的营兵子弟,平时少病少灾,子嗣旺盛,战时无往不胜,替大明百姓守好东海门户。”</p>

她将线香插入香炉,转头迎上骆思恭带着参研意味的目光。</p>

“夫人与小马将军相熟?”</p>

郑海珠心道,你是锦衣卫的头儿,又和刘时敏交好,怎会不知道?</p>

面上却满是笃诚之色:“很熟。我与他夫妇二人,患难数次。卫帅,容我冒昧一问,殁身于诏狱者,历来也不少,为何独独供奉马宣抚的牌位?”</p>

骆思恭道:“进门处供着岳爷爷,狱中供着马宣抚,都是我们武人敬重的,无甚稀奇。”</p>

郑海珠点点头,目光落到脚下的地牢,果决道:“卫帅,我想看看马公当年的栖身之所。”</p>

骆思恭未拒绝,吩咐儿子:“养性,给夫人掌灯。”</p>

郑海珠在灯光里拾级而下,走到狭窄的地牢中央。</p>

早已没有刑拘与书写供词的桌案,只剩一张被石头架起的木板,地上枯草稀疏,直接露出泥地。</p>

骆养性幽声道:“夫人,马宣抚被囚于此处时,家父还只是在外办差的百户。”</p>

郑海珠明了骆养性的意思,温言道:“但前任卫帅,也有仁心,还为马宣抚安置了床榻。”</p>

骆养性补充道:“是,彼时来拷审马公的,就如今日般,是内宦,邱乘云的手下。听闻,笼内打满钉子、不让囚犯动身分毫,就是邱太监想出来的。”</p>

“骆公子,借灯一用。”</p>

郑海珠接过油灯盏,照视床板。</p>

板上布满团团暗色,想来是陈年血迹。</p>

忽然,郑海珠看到一片暗渍中,有个符文似的图案。</p>

她俯身,凝眸细观。</p>

没错,刻痕不浅,走向古怪。</p>

郑海珠须臾间认定它不是木板自带的纹理,还因为,在另一件物品上,见过它。</p>

自己朝夕不离的防身之物。</p>

再看周遭,竟还有两处刻痕。</p>

“怎么了夫人?”骆养性纳闷,也凑过来瞧。</p>

郑海珠忙道:“无事无事,看花眼了,以为还有马公的衣袍碎缕。”</p>

郑海珠将油灯还给骆养性,恭敬地向这块床板拜了拜,随骆养性上楼时,又瞥见角落有根竹子。</p>

“骆公子,这是何用?”</p>

“哦,囚犯有时双腿已断,爬不到木阶之上拿吃的,牢卒便用竹竿叉给他们。”</p>

恰此时,却听甬道尽处、诏狱大门方向一阵骚动,脚步声纷纷,伴随着军士的呼报。</p>

“卫帅,卫帅,宫里传讯,万岁驾崩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