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章 穿越神器(上)(2 / 2)

大明英华 空谷流韵 0 字 10个月前

三人刚拐到一处圩田,就听到唐阿婆那中气十足的大嗓门。</p>

只见蓄满海水的圩田边,年轻的辽民王泰垂头听训,身边站着他娘子,提着竹篮,面色尴尬,其他几个学习煮盐的辽民,则嬉皮笑脸地围拢来看热闹。</p>

吴邦德在郑海珠身后轻轻咕哝道:</p>

郑海珠也略有脑门黑线、心中无语的感觉。</p>

她与唐婆谈好接收老兵后人的事宜后,因想着,老太太既然在崇明这般德高望重,且终生未嫁、独居于县城,不如请来庄子里</p>

住着,平日里给一众白丁识字扫盲。</p>

十分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唐婆,欣然应邀。郑海珠又脑袋一热,决定在庄子里建立妇联组织,照着晚明江南常见的说法,命名为妇人联和社,唐婆担任社首,秘书是机灵聪慧的辽民少女花二。</p>

郑海珠盘算着,有唐婆这个金字招牌,四野乡邻的崇明本地人,或许更敢于将闺女嫁过来了。</p>

不曾想,唐婆听郑海珠浅浅谈了些妇联组织的宗旨后,兴致如春江涨水,但凡走家串户中见到男人训斥娘子的,便狠狠地批驳一顿,有两回还要男人在她写好的保证不欺负老婆的纸上摁手印。</p>

几个折了面子的辽东大老爷们,不敢与郑海珠抱怨,便去找吴邦德啰嗦,能不能请郑夫人管管这老太太,莫插手两口子家务事。</p>

此际,王泰的娘子看到郑夫人出现,反倒带着讨饶之色对唐阿婆道:</p>

郑海珠瞥到王泰的面色,已在爆发边缘,遂也上前笑道:</p>

一面说,一面已上前拉过唐阿婆:</p>

唐阿婆对王泰娘子不领情的态度,也有些生气,冷冷地应一声,随着郑海珠他们离开圩田。</p>

现下,庄子的瓦房还没盖出来,郑海珠把最大的一间茅屋给唐阿婆住。</p>

老少两个妇人回到茅屋前时,花家兄妹立刻迎上来,指着太阳下的几个书箱:</p>

唐阿婆打开书箱,心情大好,给花家兄妹一人赏了几个铜钱,花家兄妹也欢天喜地道谢,往自家田里干活去了。</p>

唐阿婆进屋冲了壶热茶,拎出来放在简陋的石桌上,招呼郑海珠坐下歇息。</p>

郑海珠抿一口茶,笑道:</p>

唐阿婆发挥了律师的迅捷辩驳本色:</p>

郑海珠想了想道:挂在嘴上,但我瞧了这一阵,敢对娘子动手的,还真没有。从建奴手里逃出来时,还把老婆带上的男人,不说是圣人,多半总还是好人。这么着吧婆婆,回头咱们带着女人们去县城扯布做袄子时,与她们讲,夫妻间的寻常龃龉,咱不管。但咽不下的委屈,务必来与我们说。」</p>

唐阿婆瞥她一眼:</p>

郑海珠莞尔,继续喝茶。</p>

春日阳光康慨地洒下来,把人晒得暖透,连骨头缝里都弥漫起一种舒适的酥麻感。</p>

平和的气氛中,唐阿婆忽然问道:</p>

郑海珠在阳光里露出浅澹笑容。</p>

唐阿婆叹口气:</p>

郑海珠毫</p>

不掩饰赞许之色:</p>

唐阿婆忽地露出打探的表情:</p>

郑海珠坦然道:</p>

唐阿婆摇着头,俯身从书箱里捞起一本书,认真道:</p>

郑海珠闻言,倒好奇起来,瞅一眼那书,《清欢记》,不知道,没听说过。</p>

但当她的目光继续落向书箱里时,却被一张图纸吸引住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