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章 争田(2 / 2)

大明英华 空谷流韵 0 字 10个月前

她说到此处,侧头与吴邦德感慨:“怪不得这些田那么便宜,亏我还以为,是崇明县敬我是国之栋梁呢,咳!其实就是给咱们埋的坑!”</p>

唐阿婆听她自嘲得十分坦诚,对这女子的好感更添了几分。</p>

打听了田契上的价码,唐阿婆摇头道:“这价码当然低得太不寻常。郑夫人,吴先生,此地临海,可以虚报为盐灶田的。因为原先,为了鼓励海岛百姓煮盐,朝廷有规矩,在崇明,如果煮盐的灶田坍塌到了水下,灶户可以得到二十八亩滩涂田地作为补偿。此令一出,崇明的不少豪强,变着法子把自家的沙田也虚报为灶田。你这海边的几千亩沙田,那个千户若串通县里,拨出几百亩报为灶田,再糊弄个淹水坍塌的由头,不费什么周章,就能额外得到几十倾滩涂田。怎么可能无端贱卖嘛。”</p>

郑海珠了然,这不就是骗财政补贴?果然古今都差不多,因为人性的贪婪更古不变。</p>

唐阿婆见郑海珠始终站着,尊重长辈不说,那模样也像个恭谨请教先生的学生,一时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p>

“郑夫人,方才老婆子脾气暴了些,你多担待。县里那些大小狐狸,讲话三分露、七分藏,说你从南到北都有后台,把我带歪了,我也以为,你是他们一伙的,是他们用你的敕命之身来压下这桩侵地案子。唉,我确实老了,容易糊涂。”</p>

郑海珠赶紧又福个礼,再开口时却不再扯些安慰的虚辞,而是直言道:“阿婆,事情的前因后果,晚辈清楚了,也同情那些原籍崇明的军户后人。但晚辈不能陪着你去质问县令,更不能陪着你去苏州打官司。这地,已然到了我名下,就不能再交出去,否则,等于昭告全县,我郑海珠,要么是脑子不好使,要么是身上的敕命不好使。我的这些辽民佃户,将来定会受千户和县官们的欺负。阿婆,他们也是苦命人不是?”</p>

唐阿婆闻言,面容严肃,却不算愠意上涌之色,她甚至还扭头,望了望暮色里的辽民们,看着他们像归家的羊群般,进入一间间茅屋。</p>

她收回来的目光落在少女花二脸上时,花二有些紧张地说道:“婆婆,要不叫军士们的后人,和我们一起耕种吧?他们多吃点,我们少吃点,他们若是从大明靠近朝鲜那边来的,说的话,也应和我们差不多哩。”</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