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给马将军的厚礼(2 / 2)

大明英华 空谷流韵 0 字 10个月前

古力特一行离开后,刘时敏在郑海珠的指导下,研究了片刻望远镜,忽然认真道:“阿珠,你是不是一早就瞄准了红夷人的这玩意儿,想送给一个人?”</p>

郑海珠大大方方地看着马祥麟道:“对,我想送给马将军,刘公公一定看明白了,这个东西,不仅航海有用,打仗更有用。”</p>

马祥麟心头一动,接过刘时敏递过来的望远镜,几步攀上院中榕树,向着墙外的浩浩海波,举起镜筒。</p>

远处的航船一下子变得又近又大,连甲板上的缆绳都能看得清楚分明。</p>

树下的刘时敏笑道:“骁将得此物,在沙场上势必如虎添翼啊。别说这红毛番,真是送了一件好礼。”</p>

他转头,却正对上郑海珠如古井之底般深幽的眸光。</p>

“公公,阿珠隐隐觉得,这些红毛番,会比弗朗基人和当年的东瀛倭人,更狠。”</p>

……</p>

三天后,郑海珠背着个小小的包袱,坐上一辆海澄县官驿的马车,向南往龙溪县去。</p>

她没有带上贴身女伴范破虏,理由是,让她在月港多看看那些番商的穿着,从一个小裁缝的角度,记住服饰的样式。</p>

马祥麟要派两个川军跟着她,也被她婉拒了。</p>

“马将军,我在族人眼里,是个会与亲人打官司、争房产的坏丫头,我这次只想去父母兄嫂的坟头祭拜,不想惊动旁人。”</p>

马祥麟知她自尊又有主见,便不再坚持。</p>

同在漳州府治下,龙溪县离海澄县不过三十里地,只是沿途山路崎区,马车己时出发,行了一个多时辰,才抵达龙溪的驿馆。</p>

驿长是个始终住在县城的老吏,不认得海边村镇的郑家人,见郑海珠拿出朝廷的驿券,又见她梳着出阁妇人的发式,只当是哪个大官的跑腿婆子,忙殷勤地安排去僻静的院落里,与男客们分开。</p>

郑海珠吃了些驿站给的点心,看看太阳还高悬中天,便戴上闽地常见的纱帘住帽,出得驿站,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寻到面海的山下,给郑家几位先人的坟前敬上线香,摆了糕点果子,将四周的蒿草清理干净。</p>

替郑姑娘的原身,以及老天给的侄儿郑守宽,尽完这些义务后,郑海珠才往桃花渡去。</p>

桃花渡虽也靠海,却和像样的码头差得远,散乱停泊的破旧小沙船,主要用于运送本地人去周遭小岛上挖贝壳、捞紫菜。</p>

郑海珠沿着海边走到渡口,静静矗立没多久,就见不远处的茶亭里,钻出来一个与守宽差不多大的少年。</p>

少年背着一兜还往下滴着海水的贻贝,冲郑海珠道:“最远的那艘,泊在礁石下的,颜大哥在等你。”</p>

郑海珠盯着他那对清澈但充满好奇的眸子,冷冷问道:“什么颜大哥?”</p>

少年一愣,继而咧嘴道:“姑娘真是小心。是我们大当家,颜思齐颜大哥。海滩开阔,刚刚他在船上用望远镜看到你,才让我来这里引你去。颜大哥让我告诉你,他给你准备了一把村正刀,这样你就不怕鲨鱼啦,还能用它撬蚵仔吃。”</p>

这个暗号很特别。</p>

郑海珠抿嘴,将戒备之色一抹,会心地点点头:“独自在外,凡事不得不长个心眼,小兄弟莫怪。”</p>

少年目光明朗:“无妨无妨,理应如此。我们走吧。对了,小弟我,也姓郑。”</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