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大唐新变化(2 / 2)

“陛下,臣妾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长孙皇后面色突然变的有些正式,严肃的说道。

李二看了长孙一眼,也是正色道:“爱妃请讲。”

“臣妾觉得,这鬼谷徐阳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如今他这么坚持取消宵禁,臣妾觉得,为什么不给他一次机会,看看这宵禁一旦取消,我大唐究竟会出现怎样的变化。”长孙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动人心魄的光芒。

盯着长孙皇后的眼睛,李二也陷入了沉思...

..................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

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七月流火,繁荣的长安却依然没有因为天气微变而有所沉寂,这样一座千年之城注定每一个角落都是帝国最荣华的见证。

今天的皇城边上已经围满了路人,不时的还有人朝里面挤。

皇城的告示榜上一个特大的标题吸引着众多的士子也是在下面品头论足。

“莫兄,你看这皇榜上所说取消宵禁半月是谓何意?”一名国子监学生服侍的学子手中扇着一把折扇,指着皇榜问道。

另一名同样身穿国子监学生服的青年盯着皇榜看了一会,才道:“听说是因为昨日宵禁之后的几个朝中大员没有及时归府邸,被巡夜的金吾给捉住了,所以陛下才会想出这个办法吧?”

那名折扇青年点了点头道:“此言有理,不过咱们还是去找一处茶馆,听听说书先生怎么解释这报纸吧?”

“善。”

.........

望着两个远去的学子,站在人群很远处的一个长衫青年双眼淡泊的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静静出神。

“公子,国子监也真是不知羞,校服明明是我们南山书院先有的,他们居然也冠冕堂皇的抄了去。”一个身穿布衣的书童模样的少年站在青年身旁愤愤不已的说道。

“四九,别这么说,国子监那叫引入他家之长,鬼谷先生就曾说过,‘师人长技以制人’虽然此话说的有些偏颇,但是国子监现在与我南山书院不就是竞争关系嘛。”牛师赞满脸轻松的说道。

“公子,这边的皇榜是说的取消宵禁一事,那边还有一张皇榜。”书童指了指远处的又一围观群众围住的告示栏。

“走,去看看。”牛师赞今天是以报社记者的身份来的看看朝廷又张贴出什么皇榜的。

......

李二要将土豆种在长安城东的那片最为丰沛的土地,那边也正好是蓝田县的地界。这条消息差点没让蓝田县的县令激动的疯掉,而且这消息还是通过皇榜张贴出来的,蓝田县的县令顿时觉得是祖上积了八辈的德,才能获此殊荣。

李二于贞观二年七月甘八,亲手将第一株土豆栽在了蓝田县的土地里,这也是第一次海外作物移栽出皇宫。

当时的史官在《大唐史记》中记载道:‘贞观二年,七月甘八。帝临蓝田,栽海外土豆一枚,宣此作物于蓝田多种植,此乃首之移栽出,乃我大唐盛世之开端。’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