夤夜,安然来到了约定的地点,蔡奚选择的地方很奇特。</p>
永宁台,地处城区西南山阙之中,台阶乃是夯土叠石而成,历经数百年的大雨冲刷还是屹立不倒,据传说此地原本叫做翻岭,三面环山,一方通路极窄,山清水秀,每年初夏之时登高而望,葱葱郁郁的密林如涨潮时的波浪般此起彼伏。</p>
正因如此,翻岭这名字倒还算贴切。但是在前朝嘉定七年的时候,一位被逼婚的郡主在这里自缢而死,或许是苍天见怜,死后数日才被发现,但尸体却还算完好,甚至有猎户见到这样的一幕,头七之内,每到夜晚便能听到哭嚎声响彻林间,隐隐的还可以听到呼唤一个名字,但是到了这个节骨眼儿,还有谁人有心思去听那个。</p>
再后来战乱发生,附近一座城池的数万穷苦百姓隐遁入林藏匿,叛军追至,在林间却没有发现一个人,恰恰相反,本以为胜券在握的叛军还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就在他们听到响动想要解决那些逃难之人时,却有士卒惊讶的发现山岗之上旌旗涌动,山坳处土路上甚至可以清楚的看到密密麻麻的黄衣人手持兵刃呼喊着冲了下来,场面蔚为壮观。</p>
叛军被吓跑了,百姓们还来不及道一声谢,黄衣部队便不见了,很多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传言是郡主做了本处的娘官地仙,这次是来帮衬着解危的。</p>
当即便有百姓发愿,待到战乱平息之后必然就此架起高台扩庙,以供养郡主和黄衣义士的救命之恩。数年之后,战争结束了,很多还记得当年誓言的人便自发的回到这里,最终建成了一座酷似望月台的大墩,并就其上修建了一方高三丈,阔五十的庙宇。</p>
因死去的郡主身上携带着刻有永宁二字的铜牌,所以当地人便以永宁来命名这座高台,永宁台前,香火鼎盛,每有祈求,势必灵验,从无差池,这边是永宁台的来历。</p>
亥时刚刚出头,蔡奚便带着两个守墓师娘和另一个白衣男子来到了这里,站在高台后方的一处陡峭的林间岩壁之上,蔡奚目光定然的注视着高台的方向,双眸中充斥着浓郁的忧伤。</p>
“主公又想起郡主了?”白衣男子站在蔡奚的身侧,一双大眼同样注视着永宁台,一面和声问了一句。</p>
蔡奚不由得苦笑:“诸葛先生说笑了,蔡某早已经忘了想念是什么感觉了,只不过是触景生情而已!”</p>
白衣男子闻言满意的笑了笑,他刚才所问并不是想趁机讨好蔡大将军,而是另有目的,这个男人叫做诸葛武柏,是当年沉尸的三十万大军的中军将军,也就是说,除了蔡奚,他是那些战死之人的头。</p>
当年兵败之后,诸葛武柏孤身一人杀出敌阵,带着四五名侍卫逃了出去,在战乱之中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性命的脆弱实在任人也无法更改。</p>
其实一直对皇帝忠心耿耿的驻守着怀汾防线的蔡奚,心中除了卫国之外,还********的牵挂着一个人,那就是皇帝的堂妹,一位老王爷的千金。</p>
这座墓的主人虽然身上挂着一块铜牌,但真是封号却决绝不是“永宁”,确切的说来,这是一种代表双方友好往来的见证,在前朝一共有三种与之类似的牌子,分别是刻有“抚威”的金牌,“附庸”的银牌以及“永宁”的铜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