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家都来听相声,哼哼哈嘿(2 / 2)

德芸大师兄 慎思量 0 字 2022-10-14

“这贾行家不知道是什么事,过来一看,连家里做的,带外头叫的,嗬!烙饼、绿豆稀饭加白糖、酒,这么些菜,可算是逮着带把的烧饼了,一通风卷残云,吃得这贾行家胸口比下巴颏儿能高出二寸来。”

哈哈哈哈……

大鹏的注意力此刻也没在台上,萧飞说了什么,他根本就不知道,光顾着拿眼偷瞄着周杰轮了。

嚯……

大明星听相声也会乐啊!

周杰轮哪知道,他在大鹏的眼里都成了稀罕物了。

虽然萧飞说的很多俚语,他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大体上还能听得懂,也确实觉得很有意思。

这段时间,他因为宗宗样样的事,精神压力过大,已经好久没像现在这样好好的放松一下了。

听着萧飞的相声,他也忘记了那些烦恼,整个人都沉浸在了故事当中。

萧飞说到有趣的地方,他也跟着笑,有听不明白的,还找安然询问,安然也不明白的,还找大鹏求教,俨然一副相声爱好者的模样。

台上的萧飞也不管这些,刚刚周杰轮被带进雅间的时候,他只瞧了一眼,也没放在心上。

在别人眼里,周杰轮是大明星,可是到了萧飞这里,他最多也就是个稍微有点儿特别的观众而已。

随着萧飞的铺衬,故事也开始进入到了核心部分,窝心大爷跟贾行家合伙开了生药铺,因为什么都不懂,闹出来了一大堆的笑话。

人家过来卖白芨,贾行家不懂装懂,花两块现大洋给人买了一只白鸡,因为翅膀上有几根黑毛,还把徒弟窝囊废给骂了一顿。

又有人来买银朱,贾行家让徒弟窝囊废上对面银楼打了一个五两的大银珠子。

更绝的是,后面有人买附子,贾行家干脆连掌柜的,还有少东家都给卖了。

这个活是老段子,很多老先生都曾说过,最有名的当属单口大王刘宝瑞先生留下来的录音。

还是那句话,越是老活,熟活,越是难说,观众都太熟悉了,包袱还没能翻出来呢,底下的观众都知道要说什么了。

而且,这种单口想要改的话,几乎没有可能,因为无论是整体架构,还是前面的铺垫,都已经完美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

之前,萧飞决定要说这段的时候,郭德强还有些担心,担心萧飞把自家的牌子给砸了。

喜欢萧飞的观众都已经习惯了,萧飞喜欢在一些老段子里加上新的东西,可《假行家》这一段,想要往里面加东西,真的是太难了。

也就前面的垫话部分,能稍微多说一点儿,抖几个小笑话出来,到了后面的正活……

怎么改啊?

而且,这还是单口,如果是对口相声的话,还能在捧哏的身上找找,单口就真没辙了。

眼瞅着这个故事已经快要结束了,萧飞的节奏还是不紧不慢。

但是,让郭德强感觉神奇的是,现场所有观众居然没有一个不耐烦的,所有人的注意力还都在萧飞的身上。

明明是一个老包袱,可萧飞抖出来之后,观众照样还是会在该笑的地方笑,半点儿都没含糊。

这……

呵呵!

呃?

郭德强转过头,见于清也在笑,脸上的笑纹都藏不住。

再看其他人,也都是一样。

这下郭德强是真的惊着了。

萧飞这孩子已经这么大能耐了啊!

使的就是个老活,梁子纹丝不动,包袱设计也都按照套路进行,可就是能把观众给勾住了。

你知道我接下来要说什么,可是等到我说出来的时候,你就得给我老老实实的笑。

这可真是了不得了。

真正懂相声的人才知道,像一些经常在舞台上使的老段子,听的是其中的滋味儿。

功夫下到了,观众自然买账。

但那样的观众可遇不可求。

德芸社的观众显然还没集体达到那个素质呢。

可萧飞愣是能把所有人都给勾住。

这不叫能耐,什么叫能耐?

“陈师傅,我算倒了血霉啦!这个买卖光本钱就一万多块,赔了赚了倒不要紧,白鸡、银珠的,这都是小事,可刚才进来这个人要买父子,我们父子爷儿俩得跟着走,又来一位买仨人儿,连买卖都归他啦,这买卖开什么劲。”

“陈师傅一听这个,没等说完,皮匠挑子也不要啦,抹头就跑。”

“贾行家一把把他给揪回来,你跑什么啊?”

“我不跑?这回头再来一个买陈皮的,你把我也给卖啦!”

哈哈哈哈……

最后结尾的时候,萧飞也是没做一点儿改动,换做别人的话,这个活也许就泥了,可偏偏萧飞说出来,观众就是能笑。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观众确实喜欢萧飞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更为关键的,还是萧飞的功夫是真的到家了。

看着从台上走下来的萧飞,郭德强都忍不住感叹:“祖师爷赏饭,难得这孩子小小的年纪,这是已经到了要返璞归真的时候了!”

郭德强发着不着边际的感慨,二楼雅间,周杰轮已经笑得快不行了,他是第一次听这个段子,什么白芨、银朱、附子、砂仁这些梗,经过安然和大鹏的解释,纷纷get到了他的笑点。

这……至于嘛?

“周先生,您……真喜欢听相声啊?”

这句话在大鹏心里已经憋了好久,现在终于有机会问出来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