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换一种锚定物(2 / 2)

“你们想想看,大明王朝各个州县提炼盐巴的技术不同,以及原料也不同。”

“有的盐巴吃了能够毒死人,有的盐巴却价值数十两白银!”

“所以盐巴的具体价值难以衡量,难以统一标准,所以无法成为锚定物!”

“而且还有一点,盐巴若是遇到水便会融化,天气稍微潮湿一点,便会大量的损耗,根本无法成为锚定物。”

“之前我给你们说出了几个条件,里面就违反了两个,你们告诉我,盐巴怎么能够成为大明宝钞的锚地物?”

朱雄英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盐巴是绝对不可能能够成为锚定物的,除了以上这几个原因之外,而且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朱雄英准备用盐巴来发一笔横财,若是盐巴真的成为宝钞的锚定物的话,那么自己今后就难以用盐巴来发财了。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自己心中已经有比盐巴更适合作为锚定物的物体了,所以朱雄英果断地批评了吴琳。

”原来如此!”

吴琳在得在听完朱雄英的解释之后,终于明白了过来。

“你说这么浅显的道理,老夫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看来学海无忧,学无止境,自己还是得多学习学习啊!”

“请问朱公子,我们应该用什么东西来作为锚碇步呢?”

一旁的蓝玉好奇的问道。

“这非常简单,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最佳的锚定物那就是粮食!”

朱雄英一本正经的说道。

没想到居然是粮食!

吴琳等人先是一愣,然后一个个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这是因为大明王朝粮食的产量非常低,北方的小麦亩产只有可怜的三百多斤。

尽管南方种植的水稻,要比北方的小麦要好上那么一些,不过亩产也只有可怜的六百多斤。

这是在风调雨顺,而且土地肥沃的情况下。

若是遇到什么天灾人祸,先不说欠收的问题,哪怕是绝收也不是不可能。

大明王朝每年收上来的税粮,除了发放给皇亲国戚以及视士兵的粮饷之外,根本就剩不了多少。

而且这些余下来的粮食,大明朝廷还要将其储备下来,应被不时之需。

所以大明王朝哪来的多余粮食,从而换走百姓们手中的大名宝钞?

若是真的把粮食来当成大明王朝宝钞的锚定物,那么哪里需要等到通货膨胀,天下不需要太久就会动荡起来。

也不知道眼前的朱公子,到底想的什么馊主意。

“朱公子的方法其实也还可以,只不过我们需要再讨论讨论。”

朱标是一位温文儒雅的谦谦公子,他不愿意让朱雄英丢了面子,于是连忙扯开了话题。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们不相信我的话。”

“如果我告诉你们,在我的手中有一种能够亩产达到上千斤,乃至数千斤的粮食,而且容易保存,容易打理的庄稼,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可不可行?”

朱雄英看着众人语气淡然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