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胡说八道(2 / 2)

你特么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现在又把老子往火坑力推,你想害死老子啊!

“小兔崽子,老夫不过就是多嘴问了一句,你为啥非要打折罢了,你说你何苦这样啊?至于这么捧杀老夫吗?”

朱元璋还在这里,李善长自然不敢造次,只得一脸苦笑。

“不用谦虚,你的关注点,始终都在最核心的问题上面。”

“我不是针对谁,任何人现在跟我兑换大明宝钞,我都要打折,因为我只想快点把手里的这些大明宝钞给花出去。”

朱雄英没听出李善长的言外之意,当即十分认真的回到。

“为啥要急着花出去?这大明宝钞烫手不成?”

吴琳也愣住了,一脸问号的追问起来。

现在的吴琳,虽然已经辞去了先前的职位,但已经是大明第一任的内阁首辅了,因此对于这大明宝钞自然是十分关注的。

“行吧,既然都问到这里了,咱们也都是自己人,那咱就跟你们实话实说吧!”

朱雄英扫了一眼这群人,无奈之下,只得明说了。

“你们怕是不知道,洪武大帝创立这大明王朝以来,印发这大明宝钞,简直就是最大的败笔啊!”

“这......”

朱雄英话音落地,众人顿时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小王八蛋,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每天都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啊!

竟然当着陛下的面,说陛下的决策是败笔!

“哦?孙子,你倒是解释解释,这大明宝钞,怎么就成了洪武大帝最大的败笔了?”

朱元璋不动声色,缓缓问到。

对于大明宝钞,朱元璋可是借鉴的前朝的元宝交钞,而且这个纸钞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宋朝,那时候还叫交子。

大明建立之后,朱元璋秉承着废旧立新的基准,朝中百官主张废除纸钞的存在。

但朱元璋却觉得纸钞更加便于携带,因此力排众议,将这纸钞保留了下来。

这一点,其实朱元璋是很有远见的。

纸钞确实更加便于携带,也可以有效的促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这可是朱元璋引以为傲的决策。

但此时这孙子竟然说这是自己最大的败笔,这让朱元璋如何能忍。

这不是当着自己小弟的面,疯狂的打自己的脸吗?

就差告诉别人,咱眼光不行了!

这孙子要是不给咱一个合理的解释,咱跟这孙子没完!

“老章头,这跟你有啥关系?你这么激动干啥?难道你家里屯了很多大明宝钞不成?”

朱雄英见朱元璋如此激动,顿时一脸疑惑的问了起来。

而且你都准备跟咱一起南洋砍人了,你说你对大明宝钞如此上心干啥?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啊!

“朱公子,你猜的没错,家父之前觉得这纸钞携带起来十分便捷,所以特意把家里的金银细软,都换成了这纸钞。”

“听你这么说,家父才忍不住如此激动。”

太子朱标见朱雄英这么问,赶紧找了个借口,搪塞起来。

“原来如此啊!”

朱雄英倒是也没怀疑,当即点了点头。

老章头的做法,就跟后世有人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去买股票一个道理。

但没料到的是,这前脚刚刚离开股票交易大厅,还没出门,就有人跟他说,他买的都是垃圾股,已经开始大跌了。

这谁遇到了,能不急眼啊!

朱雄英对老章头悲惨的境遇,表示十分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