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登闻鼓(1 / 2)

掌上齐眉 锦一 0 字 2022-05-11

 燕陵硬着头皮说道:“谢大人手中,有陛下钦赐的调军令牌……”

当年开漕运之时,先帝就为防有人私通上下,沆瀣一气贪污漕运巨利,所以将领卫府独立于漕运司之外,不在三军之中。

除非有调军令牌,否则任何人都无权调动领卫军兵力,而这既是为了威慑漕运司上下,那些兵力也同样是皇室最后的退路。

领卫军认令不认人,凡持调军令牌者,就能号令整个领位府上下。

当初庆帝为了钳制谢云宴手中那面能调动各地州县府衙的密令,才将调军令牌给了楚牧,可谁知道楚牧居然将其给了谢云宴,让他搬着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庆帝怒声道:“楚牧那个蠢货!”

燕陵闭嘴不言,想起被庆帝泄怒杖责,此时还生死不知的楚牧,脸色更是忍不住微白,只觉陛下如今性情越发暴戾,而京中也是风雨飘摇。

庆帝如同困兽,身着龙袍站在原地呼哧喘气。

薄膺看着怒极的庆帝,开口说道:“陛下,谢云宴所要,不过是严惩豫国公罢了,豫国公几次陷害于他,身处诏狱依旧不曾死心,妄图冤害萧家。”

“如今天下闹得沸沸扬扬,豫国公所做之事更是人尽皆知,谢云宴直言陛下袒护豫国公处事不公,您若审了豫国公,将漕运之事彻底了结,他自然没有借口不再归朝。”

庆帝闻言脸色晦暗:

“朕何时说过不审豫国公?朕早就说过,待到漕运之事了结之后一并再审,更何况他是臣子,朕是皇帝,几时轮到他来逼朕做事?!”

“朕看他分明就是狼子野心,早有不臣之心,所以才拥兵不返违逆朕意!”

薄膺皱眉看着庆帝,那略带浑浊的眼中划过抹深思,一字一句地道:

“陛下到底是觉得谢云宴有不臣之心,还是如谢云宴所言存有私心,袒护豫国公,从未想过要追究他罪责,只想将此事推脱过去?”

“你说什么!”庆帝震怒。

薄膺紧拧着眉心,不惧庆帝怒色:“豫国公勾结北狄,走运宿铁,谋杀朝廷重臣,贪污漕运巨利,他所犯之事,桩桩件件皆是死罪。”

“按大晋律例,他下狱之日早该问罪,陛下也从不是这般优柔寡断之人。”

“当初对萧家时,陛下尚且能够大义决断,从未曾因萧家多年功绩便有所迟疑,凡有叛国之罪便当严惩,可如今为何在对豫国公之事上却这般犹豫不决。”

“还是陛下真如外界所言,对豫国公有所忌惮,才对那些铁证视而不见……”

“放肆!”

庆帝已经很多年未曾见过薄膺这般咄咄逼人。

薄膺为相,向来是温和从容,睿智淡然的。

先帝在世时他便已登相位,这么多年无论是在朝堂之事,还是在其他事情上,他也从未曾这般凌厉地与他说过话。

论真起来,还是先帝在位,他是皇子时,薄膺有过这般疾言厉色。

庆帝登基多年,大权在握,薄膺也从未曾跟他起过争执,他都几乎都快要忘记当年他还是皇子之时,薄膺于朝堂之上意气风发,一人之下言语如利刃,连先帝也要礼让三分的样子。

庆帝恼怒道:“连你也来逼朕?!”

薄膺与其他老臣不同,他与庆帝曾有半师之谊。

见庆帝怒斥,他未曾惧怕,只容色苍老地说道:

“老臣从未有逼迫陛下之意,只是不解陛下为何屡屡袒护豫国公,陛下若觉得老臣放肆,那此事老臣从此不再过问,只陛下须知。”

“谢云宴不是萧缙,也不是当年的萧迎廷,”

萧缙和萧迎廷忠心至极,哪怕皇室打压也从不生异心,更心甘情愿为齐家护卫大晋江山,浴血沙场,可谢云宴不一样。

他天生逆骨,也非萧家血脉。

他没有萧家骨子里那份对皇室的敬畏和顺从,也没有萧缙和萧迎廷对皇室的忠骨。

庆帝听懂了薄膺的话,正因为懂了,他才越发坐立难安。

他无比后悔当初重用谢云宴,明知他逆骨难驯,却还想将他当成手中之刀,却不想未曾替他披荆斩棘就先伤了他自己。

庆帝知道薄膺并无不臣之心,满朝老臣之中,也只有薄膺是一心为了大晋从无半点私心,可刚才训斥犹在,他低不下帝王那高高在上的头颅。

薄膺也对庆帝失望至极,有些事情他以前不是没有猜测,可总觉得庆帝不至于糊涂至此,可如今看他这般犹豫不决。

当初萧家之事到底如何,他又有什么不知道的?

薄膺微垂着眼时,仿佛老了一大截,朝着庆帝行礼:“朝中之事陛下自有决断,是老臣多言。老臣身子不适,先行告退。”

寻了个借口,也没等庆帝说话,薄膺就直接退了下去。

这是庆帝登基之后,薄膺第一次拂了他脸面,负气而去。

“……”

庆帝本该怒的,他身为帝王,薄膺是臣子。

他这般离开,他大可问罪。

殿内冯唤和燕陵都是跪在地上紧垂着头,一方面是为薄膺大胆,一方面也是怕庆帝急怒之下问罪薄膺,可等了许久,庆帝却只是略显狼狈地跌坐在龙椅上。

他不能问罪薄膺,哪怕他再糊涂,却也还辩得清楚这大晋江山离不得谁。

殿内一时安静至极,谁也不敢出声,生怕惊扰了庆帝。

过了许久,庆帝才哑然开口:“薄相刚才那话,是什么意思?”

冯唤一愣,什么话?

“他说,外间盛传,都传的什么?”

冯唤听完庆帝的话后,才明白他问什么,他想起外间传的那些谣言,脸色一白,可对着庆帝的目光,只能硬着头皮低声道:

“回陛下,是跟先帝有关……”

“说!”

冯唤硬着头皮:“康王行刺谢大人之后不久,京中便传出一则谣言,说先帝当年病危,福王作乱一事乃是有人故意嫁祸,而陛下登基其位不正。”

“当年先帝嘱意新君并非陛下,而豫国公和萧老将军萧迎廷入宫勤王之时曾得先帝遗诏,那遗诏之中所立并非陛下,只因当时形势所迫,北狄来犯,朝中动荡不安,陛下又握着宫禁之权,若另立旁人必定天下大乱。”

“萧家为保江山社稷,又有豫国公从旁一力辅佐陛下,才隐瞒了遗诏让的陛下顺利登基……”

咔!

庆帝抓着桌角的手发出一声脆响,冯唤顿时头皮发麻,嘴里的话也是消声。

许久,头顶上方才传来庆帝声音:“还有呢?”

冯唤脸色惨白:“陛下……”

“说!”

他猛地一抖,整个人都伏在了地上,声音低如蚊吶,

“传言还说…当年萧老将军之死,便是因为他想拨乱反正,遵照先帝遗诏扶持正统登基,被陛下和豫国公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