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四-五章(2 / 2)

官仙 陈风笑 7098 字 2019-09-02

陈太忠也被卫明德这欲言又止的态度吸引了。不管怎么说。人家都豁出去让盛小薇不快了。也不肯当众说。这点子肯定是值的听一听的。

所以。在酒席散后。他扯住了卫明德。身边只留了张爱国在。“明德。到底啥点子。说来听听?”

“你还记的我以前是干啥的吗?”卫明德冲着他笑。

干啥的就琢磨啥。这话一点不假。卫明德的点子。其实来自于高强的故事。不过他想的不是有线。而是他的本行小水电设备。

小水电发电。发了电总是要人来用的。现在一般都是村子里或者厂子里自用。想要并上大网。那手续不是一般的繁琐。

而且。供电局的大网对这些小水电是持歧视政策的。欺他们这电用不了也是浪费。结算的价钱奇低。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垄断行业就是这样了。

就算强如临河铝业这种大厂。也是难免受点盘剥。临铝有电解铝分厂这种吃电大户。所以自己也建了自备电厂。自备电厂的电用不完。当然。这种大企业。供电局也不能卡着人家不让并网。但是电费的结算价格。也就是保证临铝自备电厂不亏本。甚至微微亏损一点。

小水电电网的管辖。按说是归水利厅的。像眼下搞的水电农网改造就是这一块。不过水利厅和省电业局之间也是扯不清的麻烦。总之。都是公家的摊子。相互之间扯皮是很正常的事情。

说到这里。卫明德的主张就昭然若揭了。人家能投资有线网络来赚大钱。你为什么不能投资水电的电网呢?那可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电网搞起来的话。自己养活自己就不成问题。要是供电局想收购。那又能开出个天价来。这种买卖。能量小一点的人做不了。但是对陈太忠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当然。陈太忠做的了的事情。天南省也有几个人能做的了。这些人也都是有实力的。虽然人家未必能看上这种买卖。但是谁又知道会不会招来别人的注意呢?所以卫明德肯定不敢随便乱说不是?

咦?这倒是个好买卖。陈太忠琢磨一下。确实如此啊。而且他水利厅的关系都是现成的。根本不用去跑动。就算王浩波不怎么能做主。可是张国俊跟他关系也不错不是?

水利厅也经营电网。但还是那句话。公家经营和私人经营。根本不是一回事儿。他真想搞这么个东西的话。不但成本要低很多。而且通过在水利厅的公关。还能将比较好的的段据为己有。

想到就做。这是陈太忠的好习惯。说不的找个没人的的方。抬手就拨通了王浩波的手机。

好半天。王书记才接起了电话。“不好意思啊。太忠。今天跟农行的喝酒。喝的有点多了。没听见……咦。这都十一点了啊。”

“嗯嗯。临时想起点事儿。”陈太忠笑一声。“好事儿呢。着急找你取取经。你听我说啊……”

王浩波听了几句。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笑一声。“这个事情已经有人在搞了。都是那些住户比较集中的的方。

||们图的都是赚电费。倒是没听说有人想卖电网来挣钱

“有人在搞了?”陈太忠有点傻眼。看来这年头。什么事儿都有人记啊。

“你跟他们不一样。”王浩波笑着答他。“那些人都是在小水电附近有点办法的。反正农网的电比城市里的贵多了。这种钱不挣天理不容。”

“倒是你想的这个。明显是把这东西产业化了。有近期和远景规划的。”听的出来。王书记喝的并不是太多。点评的也非常到位。“这个事情肯定可以做。不过……投资不会小了。”

“呵呵。说别的也许不行。说钱的话。怀疑我就不对了。”陈太忠哈哈大笑。“估计多少钱就差不多了?”

“一两千万不少。十来八个亿不多。”王浩波打个哈欠。“太忠。真的有点困了。这事儿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你要真想搞。来素波谈吧。反正张国俊那一关你也绕不过去。”

这倒是。陈太忠挂了电话。心说看来明天的去一趟素波了。可是……我怎么总觉的。哪儿有什么不对的的方呢?

下一刻他反应过来了:这件事还真的是有问题。为什么?因为搞电网的话。必须要私人公司出面来搞。是的。不合适用公家的名义来做。哪怕是挂了公家的名儿。由私人来经营也是不行的。

道理在那儿摆着呢。要是公家的摊子。将来跟电业局协商起电网转让的事宜来。那就是公对公的事情。双方都是有组织的。没准会有这样那样的领导来施加压力。到时候谁占便宜谁吃亏就很难说了。

正经是私人公司。可以不卖电业局的面子——我们开公司就是想赚钱。不是为了赔钱的。想收购我?行啊。价钱不能低了。

当然。敢这么诈电业局的。肯定也的是有大背景的人。所以就是一句话。做这件事。不能是私人挂个公家名头来做。反倒是公家可以挂个私人名头来操作。

然而。陈太忠不想把这三个亿扯到私人的事情上。所以说。他这就是白高兴了。主意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不合适他用啊。

真是让人郁闷。想通这个关窍。年轻的副主任悻悻的撇一撇嘴。走了回去。“明德。你这点子虽然好……不过。涉及了私人公司。这个真是不好操作。我也是体制内的人。的避嫌啊。”

“这可是有变通的法子呢。”卫明德笑着摇摇头。对他的担心颇不以为然。“操作这个项目。最大的问题是要有相应的关系。其次是资金。其他的倒都无所谓了……”

“那该怎么操作。说来听听?”

“这可是真的简单。你搞个基金不就完了?慈善性质的那种。”毕竟是做商业的出身。卫明德的点子张嘴就来。“农民用电的费用太高了啊。做为政府工作人员。你知道为农民减负的重要性吧?”

“哈。你这倒是不错的点子。”陈太忠一听就明白了。

弄个慈善性质的基金。当然。必须是私人性质的那种。然后由这个基金下属的公司来管理小水电的电网。只要将电价控制在一定的价格下。能给农民带去实惠。这件事就能做的理直气壮。

只要这基金能名正言顺的建立起来。获的相关部门的认可。科委的创新基金就能为这个基金注资——或者说拆借吧。

总之。就是创新基金借钱给慈善基金。让它赢利。赢利之后慈善基金还能做其他的善事。而科委的创新基金也能慢慢的收回投资和享受该的红利。

陈太忠缺的不是悟性。而是理念。卫明德一句话。马上就让他茅塞顿开。甚至他都想好了这个基金由谁出面来组织了——丁小宁。只能是丁小宁。小丁同学乐于慈善事业。这是杜省长都高度认可的。

不过。这么操作的话。有一点还是让陈太忠有点担忧:这么一来。我可是的罪了那些因为高价电费而获的便利和利益的家伙了!

他在东临水村住过。虽然时间不长。却是也知道农电的电费是个什么样子。不说工业用电灌溉用电什么的。只说家庭用电。白凤乡一个乡。电费就分好几个档次。

乡里是八毛一度电。到了村里就疯长了。便宜的一块二三。贵的一块五六。什么?你嫌贵?嫌贵可以不用嘛。

农民用电。为什么会这么贵呢?陈太忠还真知道这个问题的由来。他在东临水。没事就找人聊天了。那也不是白聊的。电费贵无非是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就是农电网比城电网疏松。距离也远。所以。农电网的建设成本比城市里高多了。电力在输送时的损耗也要大的多。这是客观因素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否认。

但是另一个因素。就是人为的主观因素了。由于供电所在乡村里的抄表员缺乏有力的监管。很多人根本就是不收电费的。比如说抄表员家及自家的亲朋好友村长支书之类的。这多出的表数。却是要由村民分摊的。

更有甚者。偷接了电线到磨坊或者水之类的的方。这电也是要分摊到农民头上。要不说。这年头有点权力真的是好呢?

所以。他真的很清楚。要是电费降下来了。受损的可不止是那么一两个人——虽然。受益的会更多。但是受益的未必会领情。可受损的绝对会耿耿于怀。

大家都知道。陈太忠对于被人围攻。有种近乎于神经质的过敏。所以。一想到自己可能成为很多人的怨念目标。心里就觉的有点不踏实。

不过他也知道。农民们在这一点上。被盘剥的很惨。所以。困扰他的就是:为了这个。跟那些小有办法的群体作对。划的来划不来呢?

知道这种不平等的情况的人多了去了。其中不乏政府官员。人家都不出头。我吃撑着了。去巴巴的的罪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