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十一章(2 / 2)

官仙 陈风笑 7098 字 2019-09-02

一遇到事情。不先想一想是否对工作有利。先想的是自己利益的得失。唉。还是没见过世面啊。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一身冷汗

“那我建议。就是腾建华吧。”梁志刚终于横下一条心来。既然靠了陈太忠。就靠得牢一点好了。“他本来就是农业发展处处长。对农村工作熟悉。”

邱朝晖犹豫一下。咳嗽一声。“我觉得金乌的李丹主任也不错。这个人一向挺惦记农业上地事情。当然。腾处长也很合适。”

这就是邱主任平常下地功夫了。他跟各县区的中层关系都还可以。说说特点什么地也是信手拈来。从这一点上来讲。文海就要差很多了。要不然。当初争正主任的时候。邱朝晖也不可能是呼声最高的。

当然。也有一点很重要。前文说过。李丹是张志宏的半个师傅。李主任上地话。张志宏不能说什么。而且这人会比较明显地倒向邱朝晖一边。

“李丹年纪有点大了。”文海不动声色地反驳。“我觉得人事处地老孔。可以考虑一下。他对干部们的情况都比较熟悉。工作也好开展。”

混蛋!梁志刚心里暗骂。老孔没招你惹你的。你把人家架到火上烤。这是什么意思?当然。他知道这是文海想浑水摸鱼。先把事情搞乱再说。

而且。梁主任更清楚。若是老孔真升了副主任。只说文主任这个提名之功。怕是老孔也不会跟自己太同心了。

事实上。五个副职这消息。来得实在太仓促。陈太忠也没给大家打招呼。直接回来就开会。那么出现眼下慌乱的局面。倒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要不。这件事先放一放?”陈太忠似笑非笑地看着那三位。你们争吧。我倒要看看。多那么一个两个副处有什么意思?

“那就放一下吧。”文海忙不迭地点头。谁想邱朝晖哼一声。“放什么放?定了就完了。多几个副职不就是想让工作顺利点吗?一放下反倒是大家不安生工作了。”

“是啊。定了吧。”梁志刚也点头支持邱朝晖。“我觉得这辈子见到地诡异的事情。都没今天的奇怪。还是要一致对外的嘛。”

文海和邱朝晖登时住嘴了。梁志刚这话说得太让人毛骨悚然了。

今天的事儿还真怪了。先说这五个副处。来得就让人瞠目结舌。原本陈太忠想活动个副处名额回来。大家虽然不喜。可也知道那是陈主任放权放习惯了。又是不想见到那些乱七八糟地事情。所以将李健硬硬地扶上位。

可是市里一下塞进来三个副职。到这个地步。大家才知道科委已经被人忌惮到什么程度了。虽然有陈太忠硬硬地扛着。但是谁知道陈主任什么时候走呢?丫要一走。大家什么都不是了。

陈太忠不可能在科委呆得时间长了——这是年轻的高中生副主任来的时候。大家就形成的共识。

陈太忠一旦走了。那么以其他三个副主任。还真扛不住一阵乱扫。被交流出去是很正常。虽然以前大家都嫌科委穷。但是眼下谁还愿意被交流出去?更别说还有可能不知道被发配到什么冷清衙门。

话说回来。就算陈太忠不走。市里也照样能塞人进来。到时候可是连好人都做不成了。以科委现在的扩张的速度。章尧东真想直接塞人。陈主任也不好挡。章书记一句话就够了——为了打响凤凰科委的名声。必须大力扶持。这是市里的关怀。你懂不懂?

等人家塞人进来。想要将其边缘化。那就太容易遭到市里的干涉了。只要陈太忠不反对。其他几个主任根本无计可施。

陈主任会反对吗?或者会反对吧。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丫的心思根本就不在科委这点小天地。来人只要搞得好工作。对陈主任保持相当地尊重。陈太忠才不会管他们之间的纠葛——除非影响到工作。

所以说。他这突发奇想地要名额。其实是提前给大家消灾了。市里虽然塞了三个人进来。但是借着这个机会。将班子磨合好了。将手里的地盘再经营得紧一点。同时跟新来的几位在保持距离的同时又能加深一下了解。这或许会保证将来没有太大的风波。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陈主任为科委要的第五个名额。还真的挺重要的。这就保证了科委的人在领导层中占据了绝对多数地位置。进可攻退可守。

争夺权益固然重要。但是能保住现在的局面才是更重要的。梁主任这话真地是一言惊醒梦中人:要一致对外!

“那就腾建华吧。”想通这点。文海也没脾气了。其实腾处长原本就是个十三不靠。做人古板正直。文主任只是觉得提不起来王衍地话。自己有点没面子而已。

邱朝晖也点点头。不能尽快形成统一认识的话。这个副职再被别人抢了。那可就划不来了。

这还差不多。陈太忠笑着点点头。“其实。还有很多分管工作呢。业务是拓展出来的。比如说。今天杨波跟我说了。这个电动助力车厂。他有意让咱们科委自己搞。”

杨波?这三位又是一愣。杨市长虽然不是分管科委地。可好歹也是个市长。要是支持科委独资搞地话。那也是个臂助。

“不过他要咱们兼并了自行车厂。”陈太忠接着又叹口气。“谁清楚这个自行车厂地情况?”

“我知道。”邱朝晖和文海异口同声回答了。两人对视一眼。文海笑着做个手势。示意邱主任说。

敢情。这自行车厂地停产。涉及到了另一桩公案。前几年陆海一带有人来收自行车厂的残次零件。这些人将厂子里生产出来的次品按吨买走。回去加工一下。自己组装了自行车。就当成品卖出去了。

这种事情现在听起来挺不可思议。可在那个时候却是常事了。成品零件和废铁之间。差价大得令人咋舌。国营的自行车厂要保证质量。大部分地残次品零件加工处理一下。真的勉强能用。

当然。这东西卖出去是不安全的。可是想当年纸皮鞋都到处在卖。疯狂的利润必然导致疯狂的行为——原始积累通常都是带了一些原罪的。

当时的厂长就是因为这件事下台了。因为他没有将残次品送到该送的地方。而且想都不用想。他这么做肯定是吃了回扣了。

接任的就是现任的厂长李天锋。那时李厂长是分管生产地厂长。但是此人太过正直。正直到了迂腐的地步:他甚至不允许业务员给各个卖场的负责人回扣!

执着、死板、一尘不染、迂腐异常。这是所有人对李厂长的评价。因为他在职代会上就宣布。“我一天不退。你们一天不要想搞那些邪门歪道。”

像他这种想法。自行车厂能卖得出去自行车才怪。更何况“追风”这牌子。也就天南的人还勉强认。连省都走不出去。

反正。虽然现在骂他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说起此人的节操。最恨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认:李无锋真的不玩猫腻。

遗憾的是。这年头仅靠节操是填不饱肚子地。李厂长虽然也积极追缴欠款。还跑到王宏伟那里为职工争取协警工作。但是也没几个人说他好的。

“他也就是干个生产厂长了。”邱朝晖说到最后。笑着摇摇头。“不过。现在的自行车厂。他还整天带了一帮人在打扫卫生。机器设备什么的。听说还养护得挺好。”

“唉。真是莫名其妙。这年头还有这种人?”陈太忠叹口气。“那你们说这个电动助力车。咱们要不要独资来搞?”

那三位齐齐点头。于是此事就此通过。至于说谁分管。那还暂时归梁志刚吧。因为这个产品。要开发的。

这个会直开到晚上六点半。才基本将眉目定下来了。大家说出去吃口饭。陈太忠苦笑着扬一扬无声状态的手机。“三十一个未接来电。你们去吃吧……”

“陈主任要是能多呆几年就好了。”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梁志刚叹口气。难得地是。文海和邱朝晖也同时“嗯”了一声。

三个即将空降地副职。将这三个主任的心拧到一起去了。一旁地李健也放下笔。叹口气。“陈主任还想着星火计划呢。”

这话说得有点那啥。也不知道是感慨还是嘲讽。不过三个主任听了。心里都莫名地涌上了些许的惭愧之情。

陈太忠着急离开。却不仅仅是因为电话多。更是因为。未接来电上。有两个电话。是刘望男打来的。刘大堂可是很少主动给他打电话。这次连打两个。肯定是有重要情况了。

情况还真的挺重要的。刘思维的煤矿上死人了。是一个外来打工的。不过那打工的还有四个老乡。不依不饶地。一定要矿上给个说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