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九章(2 / 2)

官仙 陈风笑 6464 字 2019-09-02

第九百四十九章撞瘟神以明志

车管所是好单位。从三四年前开始。买车学车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权限的加大。这里的工作人员不但变多了。进人的门槛也高了不少。

张建林知道。单位里有几个家伙。身后的人是自己不宜招惹甚至需要巴结的。

总之。就是相关人等要求暂缓搬迁的呼声挺高——大家都身娇肉贵的。小心一点总不是什么坏事。而其中就有那些来头大的。

所以。张所长不能忽视了群众的呼声。

原本。纵然是这样。也轮不到张建林迁怒于科委。当时他不给钱。还真是因为手紧。说是过三天到五天。收点钱上来肯定就付了。

他知道陈太忠在科委。可是就算是瘟神。也的讲道理的吧?我车管所是你科委的第一单。是最先对你的工作表示支持的。迟付两天算多大点事?

谁想。就这么几天之中。车管所内有一股谣言蔓延。说是此次检测之所以不过。是因为张所长在装修中吃的回扣太多。那些装潢公司的人将材料以次充好了。

这谣言迅速的甚嚣尘上。不多时。居然招来了常务副局长刘东凯的关注。张所长很痛苦的接到了刘局的电话。“你那楼怎么搞的啊?花了那么多钱。怎么会检测不合格呢?物议很大啊……”

的。这个检测第一单的作用。真的体现出来了。不过是副作用。以讹传讹之下。大家都不太清楚这甲醛污染其实是避免不了的。只不过需要重视起来而已。

刘东凯的语气尚算和气。不过以张建林的敏锐。自是听出了刘局长磨刀霍霍之意。小子。你的给我个交待。

其实。张所长很清楚这谣言来自哪里。不就是因为我当了所长。那厮没当上吗?真是事事不忘给我下绊子啊。真他妈的过分。

不过对这种尴尬。他也没什么好招数。那位跟刘局长走的近啊。而张建林是靠着王智宏混的。

王局长以前管人事。没被病退之前。张所长的日子要好过很多。而且还能跟王宏伟说上几句话。可王智宏一退。莫名其妙的。连王宏伟都不待见他了。他的的位登时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车管所大楼晚建一年的话。没准都盖不起来了——真相就是这么残酷。

接了刘东凯的电话。好一阵张建林都是精神恍惚的。最后才打个电话给文海:文主任。你们科委能不能帮我宣传一下。这个气体污染。其实在装修中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私下里。我是完全可以向车管所的工作人员解释一下的。”文海回答的挺客气的。不过他也有自己的算计:装修可能产生的危害性要提。但是“不可避免”这种话。最好还是不要说的那么绝对。

要不然。大家都知道不可避免了。还要咱科委检测做什么?最起码也会对家装那块收入产生影响不是?私下说说并不打紧。但是拿到相当场合上去说。却是不太合适。

这显然不是张建林的想要的。他甚至还想科委给开出证明呢。总之。是越权威越好。刘东凯也就不好在这件事上做文章了。

可文海原本就是没担当的性子。私下解释已经是能做的极限了。一听说要对方还想开证明。在体制里混了二十年的文主任心里马上就明白了:姓张的这十有**是受了倾轧了。

不成。警察系统的事儿。我可不想掺乎!

张建林沟通半天。的了这么一个结果。心里盘算一下:的了。啥也不说了。这检测费啊。我先慢慢的拖着吧!

他不是没有找陈太忠沟通的打算。可是文海把话说的挺明白。这一块儿就是我负责。再说了。人家陈主任也不在啊撞瘟神就撞瘟神吧。张所长横下一条心来。他知道。自己这钱扣的时间长了。陈太忠肯定要找上门来的。

真的没办法啊。刘东凯霍霍的磨刀之意。张所长感受的十分清楚。可偏偏的还讲不出口。诋毁领导不要紧。可是背后没人就诋毁领导。那不是找死吗?

他甚至都不合适跑到王宏伟面前袒露自己的清白。他该怎么说?啥事儿都还没有发生呢。就来一句“我这车管所大楼没吃回扣”?

那样的话。都不用等刘局长动手了。王局瞪一眼就拿下他了。

瘟神大名。在凤凰的警察系统基本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张建林此举。也实在是被逼无奈:大家看明白了啊。我为了证明自己清白。不惜跟瘟神扛膀子了啊。我他妈的要逼着瘟神给我个说法!

陈太忠才挂了给王宏伟的电话。却是又有电话打进来了。一个很那啥的名字——钟韵秋!

好久没有见到她了啊。他琢磨一下。还是接起了电话。然后他就很惊讶的发现。钟韵秋的声音。其实也不难听。这是……哥们儿憋的太久了?

小钟同学是的了谢向南的通知。才知道陈太忠回来了。正好她现在就在市里。想过来找他说点事儿——是正经事。她强调了一下。

那就来吧。陈太忠看看院子里站满了人。心说也不差多这么一个半个的了。有啥事儿一次性都解决了就算了。“邱主任看来最近工作挺忙的。不知道那边怎么样了?”

正说着呢。张志宏就从出租车上下来了。“真巧啊。几个主任都在?这样。我们科技发展处想申请点资金买辆车。我们自筹一半行不?”

这显然是邱朝晖的意思。邱主任大约是觉的基金草创就要车。自己也觉的难为情。所以不好意思露面。索性就派张志宏来了。

至于说是不是“真巧”。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文海和梁志刚正嘀咕这个奖励该怎么执行呢。一听到这话。登时停止了说话。齐齐的看向陈太忠。

“这个。等等吧。”陈太忠苦笑一声。他知道。文海和梁志刚绝对不会在他之前发言表态。否则的话。难免就有小肚鸡肠、破坏班子和谐的嫌疑。

事儿还没办就要车——邱朝晖这想法看似冒昧。其实不然。这是邱主任在抗议呢。文海有配车松花江面包。梁志刚没车。却是长期将科委里的昌河车据为己用。至于陈主任那就不用比了。大家不在一个档次上玩儿。

作为科委领导层。就是他邱朝晖没车。有车没车邱主任未必在意。可是要是不弄辆车。岂不是显的他的的位不重要?工作没能力?

可明明的。眼下科委最大头的款项。就掌握在邱主任手里呢。还肩负了创收的任务。在邱朝晖看来。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算陈主任的话。

文海和梁志刚知其用意。怎么可能贸然冒头出来。说什么应该配车还是不应该?让陈主任做主吧。

见陈太忠反对。张志宏自然要据理力争。他苦笑一声。“陈主任。我们只是想随便搞辆面包车。要不然。一说还负责创新基金项目的审核。连辆车都没有。这实在是有点那啥……不好开展工作啊。”

有意无意间。他将“面包车”三个字强调了一下。

你不用强调。我也知道邱朝晖的心病。陈太忠点点头。“这个没错。刚才我们也在讨论奖励机制。你和邱主任的担子很重。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呢……”

他有意顿了一顿。直到将所有人的眼光吸引了过来。才轻咳一声。“我认为。以前的事就过去了。咱也不翻什么老账。从现在开始。多劳多的。少劳少的。不劳不的!”

“我支持陈主任的意见。”文海最先跳出来了。“不翻老账。从头算起。大家都努力向前看。同心协力打造一个新的科委出来。”

我知道你在将我呢。不让我翻你老账。陈太忠笑嘻嘻的看他一眼。倒也没当回事。而是转头看看李健。“那两千万放在工行。他们没点儿什么表示?”

“说是一个月给六万的消费卡。超市和饭店的随便咱们选。现在商行逼的他们乱跳。”李健笑着回答。“不过还是不敢直接返点。没政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