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将帅对决之运筹帷幄(2 / 2)

冈村宁次嘴角却忽然绽起了一丝狡笑,若有所思道:中泽君,支那有句老话,叫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滦河之役,我军虽然未竟全功,让十几万支那精锐流窜进了燕山山区,可这对于我关东军来说,未必就是坏事。</p>

哦中泽三夫huo然道,元帅阁下,此话怎讲</p>

天机不可泄lu。冈村宁次微微一笑,旋即又道,中泽君,立即从滦河前线抽调12到15个机械化步兵师团从燕山南麓以及东麓包抄,再致电其余各方面军,让他们派十几个山地师团从燕山北麓向南推进,从三面合围窜入燕山山区之支那军</p>

中泽三夫凛然道:元帅阁下,你想一口吃掉这十几万支那军</p>

冈村宁次微笑道:能一口吃掉这十几万支那军固然是好,若是吃不掉,至少也要让支那人为了解救这十几万人而疲于奔命。</p>

天津小站,四野指挥部。</p>

总结会议已经结束,岳维汉及各集团军司令官重新出现在了作战大厅里。</p>

巨大的mo拟沙盘上,已经摆满了中日两军的士兵模型坦克模型以及火炮模型,还有一个个基地堡垒模型,这些模型虽然跟小儿玩具没啥两样,可代表的却是数以百万计的官兵以及数量庞大的战术兵种,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兵团对决。</p>

左总手持指挥杆,正指着沙盘讲解两军最新态势:根据前线传回的最新战报,关东军已经主动停止了攻势,战线基本稳定在了滦县附近,不过,这种局面不会维持太久,随着关东军援兵的抵达以及物资的重新调集,肯定还会展开新一轮的攻势。</p>

不出意外的话,三天之内关东军就会进行新一轮的进攻,唯一的变数就是已经进入燕山山区的第第4集团军十数万精锐窥伺在侧,势必会给关东军造成极大的威慑,关东军估计不会也不敢全力进攻。</p>

左总介绍完战场态势,所有人的目光便聚焦到了岳维汉身上。</p>

上百万兵力的大兵团作战,对于在场的所有高级将领而言,都是全新而陌生的课题,既便是战争天才栗总,眼下也不过是才刚刚堑lu头角而已,离兵家大成还差得远呢,这种情形下,也只有岳维汉才挑得起这副千钧重担了。</p>

岳维汉沉y片刻,问左总道:第4集团军现在是个什么情形</p>

左总道:部队的士气还在,就是有些急躁,上至集团军司令,下至普通士兵,都急着找回场子呢,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咱们四野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说此一顿,左总又道,还有就是,戴安澜已经解除了自己的职务,眼下正由廖耀湘代理司令职权。</p>

胡闹岳维汉皱眉道,这个时候想摞挑子没这么便宜的事,马上致电戴安澜,他若是不能带好第4集团军,不能把这十数万将士带出燕山,就等着上军事法庭吧纵然我岳维汉不处置他,全国人民也饶不了他</p>

是。左总啪地立正,领命去了。</p>

目送左总的身影离去,卫立煌将军忧心冲冲地道:忠恕哪,第4集团军虽然进了燕山山区,却也成了一支孤军,现在不要说补充弹药了,只怕连筹集粮食都会成为难题,如果天气不见晴好,空军无法空投补给,怕是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啊。</p>

岳维汉默然不语,他何尝不担心第4集团军十数万官兵的安危</p>

不过,眼下已经赶到华北的四野部队,除了第第第第第第8集团军则刚刚在浦口登陆,正沿着津浦铁路往华北急行军呢。</p>

津浦铁路还没有打通,海军的运输能力又太弱了,不给力呀。</p>

就凭第第5集团军,面对关东军庞大的坦克集群,固守尚且不足,绝对不能再主动出击了,否则就极可能重演滦河之败的覆辙如果装甲第第5师也遭到关东军的重创,那跟关东军之间的这场大仗还真就不好打了。</p>

为今之计,岳维汉只能寄希望于天气能在三五天内转晴,空军能够及时向燕山山区空投补给,同时也得ji励第第4集团军眼下的条件再艰苦,还能比宝山旅当年在鲁南冀南打游击时更艰苦</p>

</p>

见岳维汉沉默不语,黄杰忽然叹息道:可惜了,要是关东军能够晚几个月南下,等到我陆航部队建设成军,也不要太大的规模,只要3到5个陆航团,就能打得小鬼子的装甲集群满地找牙了,又岂容他们如此耀武扬威</p>

这个你就别想了。岳维汉道,耐心等待吧。</p>

陆航部队建设成军可没办法一筹而就,首先缅甸的直升机制造车间才刚刚建起来,产量还没上去,每个月最多也就生产四五十架,其次,驾驶直升机跟驾驶固定翼战斗机完全是两回事,所以陆航飞行员得专门培训,没办法从空军抽调飞行员,而要想培养一批合格的陆航飞行员,少说也得三个月的时间</p>

所以眼下这段时间,对于四野来说,是最为困难的。</p>

由于关东军提前南下,建立长城国防链的计划已经化为了泡影,滦河败绩之后,连在冀东与关东军形成相持的预期都充满了变数,如果极端恶劣的天气再持续一段时间,四野说不得就只能放弃正面,转而在广阔的华北平原跟关东军捉谜藏了。</p>

不过,不到最后时刻,岳维汉是绝不会做此选择的,因为这意味着华北大地将再次遭受日军铁蹄的践踏,更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同胞将会流血,将会牺牲,岳维汉绝不愿意看到这一幕的出现,尤其是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前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