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家族的实力,只以个人身家而论,过亿美金已经可以在香港富豪中排进前30位了。邹闻怀虽说是影坛大亨,但专注做电影的他,此时的个人身家也才两亿多港币而已。
刘靓华咋舌道:“难怪他大张旗鼓的买楼买地买戏院,看来是完全不缺资金了。”
何贯昌分析说:“现在整个香港影坛,邵氏日薄西山、行将就木,说不定哪天就停产了;新艺城进取有余、根基不足,只要内部一乱马上崩溃;只有康剑飞最厉害,他年前就有大动作,开始整合电视台、电影公司和唱片公司的艺人资源,又有一家院线做后盾,最多再过一两年就能羽翼丰满,到时候必然成为香港影视圈的龙头老大。”
邹闻怀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他这段时间也在关注康剑飞旗下产业的大变动,意识到康剑飞是在同时搞制播分离和娱乐经纪制度改革。一旦康剑飞改革成功,几家公司形成的能量足以傲视香江,而他邹闻怀却只能干看着。
…………
…………
邹闻怀还能稳坐钓鱼台看戏,邵一夫的电影公司和院线公司却情况愈发不妙了。
在平行空间里,香港电影最繁荣的时候,香港一共有五条大型院线。但院线不是越多越好的,因为香港市场太狭窄,院线一多就需要更多的电影片源来支持。而在供需关系影响之下,就会有大量赶时间抢拍出来的烂片问世,以满足几条院线的片源需求。这才有了郑裕玲同时接九部戏,在九个剧组之间来回奔波的“郑九组”佳话。
而一旦烂片成灾,随便拍一部戏就可以赚钱的情况下,电影圈的创作风气就会改变。盲目的跟风和滥造消耗掉大量的影视资源,严重摧毁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外加各种海外投资加入,许多人都是拍烂片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进而使得港片的整体质量严重下降。
港片有两个超级繁荣期,第一繁荣期是在60年代,那个时候台湾电影还未崛起,大陆又处于闭塞之中,港片成为整个东亚当之无愧的霸主。不过后来冷战愈演愈烈,南洋成为文化反/共的重灾区,印尼排华仅仅是最为激烈的体现而已,连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亦在排斥中国文化。
香港电影也是华语电影,受此冲击之下,几年之内就有无数电影公司倒闭,香港的影院数量更是飞快地下降了一半,继而又被台湾电影所超越。
港片的第二个繁荣期就是80年代,业内俗称为“黄金十年”。这十年内的港片无论从商业性、娱乐性、艺术性而言,都不输给好莱坞电影,而且在这十年里,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是最为高昂的。
8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电影,制作一部喜剧片平均耗时40天,绝对是精心制作打造,而到了粗制滥造的90年代,一部香港喜剧片10天就能拍出来。
当香港出现五条院线的时候,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号召减少院线,注重影片质量,可追逐利益之下谁管这些?
(香港五条院线的出现是市场逐利的结果,后来造成港片衰落,各大院线纷纷亏损倒闭,也算是市场杠杆原理的充分体现了。)
院线增多之后,不仅会导致港片整体质量下降,更直接的恶果就是摊薄每家电影院的观影人数,使得各家影院的平均收入大减。
而康剑飞在如今港片“黄金十年”刚刚开始时,就弄出了一条新时代院线,使得香港一下子邵氏、嘉禾、金公主、新时代四条院线并立——左派的银都院线请自动无视。
新时代院线刚刚成立之时影响还不大,可成立到现在已经有半年,特别是在其上映的几部电影热卖之后,四条大型院线同时存在的恶果立即显现出来。
在春节档过后,由于观众被几条院线分走,影片吸引力不足的邵氏院线观影人数暴跌,已经亏损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在上映影片不给力的情况下,邵一夫如何补救都无济于事。
寄予厚望的《星际钝胎》只上映两天就落画,再加上现在邵氏院线的严重亏损,使得邵一夫终于有了让邵氏停产的念头,这个念头的诞生比原时空里整整提前了两年。
与邵一夫举步维艰不同,香港的电影业却是如井喷一样繁荣起来,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家新电影公司开张,各种良莠不齐的电影如工业流水线一样被生产出来。
且不说这些电影的质量,仅以影片出产数量来看,此时的香港电影至少已经与原时空1986年相当。究其原因嘛,一是各大院线陆续取消了包底制,减轻了独立制片公司的映片风险;二就是四大院线并立,还外加一条打酱油的银都院线,数条院线带来的片源需求从市场供需关系上刺激了港片产量的激增。
没有人为此担忧,所有的香港电影人,都只把这当成是港片大崛起的征兆。媒体更是一片欢呼,称香港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东方好莱坞。
当康剑飞回到香港后,看到三月初各大院线的影片上映数量,亦是吃惊不小。即便是作为穿越者,康剑飞也无法判断这种变化到底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