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三十六计之关门抓贼(二)(2 / 2)

赵马踏天下 平安战 0 字 2023-03-03

“既然当初就估计到了,也不必如此紧张了,最坏的情况就是被抓到死路一条而己。”赵捷认真的练起了剑,坦然的对任劳沉旖幼潘:“有件要麻烦叔叔,请叔叔帮我拿来一张莒城纳地图。”赵捷并没有想到这张图在不久之后将会救了自己一命。

临近午时,200士兵终于搜查到赵捷一行人所在的联络处――世缘楼。

“三爷不知今日来小店干什么,爷想吃什么,我这就去给您做。小店虽小,但五脏俱全,一定让爷宾至如归。”内卫成员,世缘楼的老板一看见管智领着20个人士兵前来,便向前招乎道。

“不了,今天我们不是为吃而来,我们是来搜索贼人的,你认识这个人吗,他到你这里过呜?”管智掏出两张极其相似的人物画象。老板自然回答没有,虽然他认出了罕画像上的两人。画像上一个是赵国太子之子赵捷,另一个便是被高乐。

就在客栈老板与管智攀淡时,有士卒来禀报说:“三少,我们已经搜遍了所有房间,只发现了这个。”管智上前一看,便一切想通了。原来这是一件喜服,女人穿的喜股。

高智转过头对老板喷怒的说:“你竟敢骗我,你死定了,”说完高智几人押着老板离开了客栈。在离开之前他大喊道,要想此人不死,赵昭快来投案。说完便彻底的走了。

赵捷亲眼看到了老板被抓了,心中无奈叹道,只能巷战了。

巷战,一般也被人们称为“城市战”,这是因为巷战是在街巷之间逐街、逐屋进行的争夺战,发生的地点通常都是在城市或大型村庄内。其显著特点一是敌我短兵相接、贴身肉搏,残酷性大,二是敌我彼此混杂、犬牙交错,危险性强。

巷战和野战的最大不同在于,战场被无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建筑分割,任何战术单位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而狭窄的场景之中,这给本方观察、火力的运用都带来了限制。同时,对于你的敌人而言,这个问题也是同样存在,只不过他们对于场景的构造更这熟悉,并且处于守势,这一切都更为使得巷战术成为最复杂的步兵战术,街道两侧的墙壁阻碍着敌人视线,也保护着本方战术单位免于火力的直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巷战战术就是围绕墙壁而展开的战术,这直接体现于对各种拐角的运用――无论是观察还是攻守,都是通过拐角来实现的。在敌情不明的区域进行拐角观察,无疑是对执行者勇气和智慧的双重考验。在战况复杂多变的特殊环境下,延迟一秒往往就会给己方小队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警匪片中“背贴墙站立式探头”动作极具表演性,但在真实环境的巷战场中,这就是属一种典型的自杀行为,因为它违反了探头观察的基本原则之――头部的暴露位置不能出现在敌人枪口所习惯指向的位置。如果正好有一支黑洞的枪口对着拐角警戒,那么像这种“要风度不要老命”的动作使用者只有被“爆头”一种下场。

在复杂多变的巷战环境中,在各条街道上快速移动到目的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复杂的街道环境,幽灵般的敌人,突如其来的冷枪,都将严重制约着整个小队的行进速度。在这里,就必须要用到街道移动战术。如果是狭长的小巷中,比较安全的行进方法是所有队员背靠墙面作横向移动,这样整个小队能在第一时间压制住对面窗户中的敌人的火力,而自己又处于上方窗户敌人的射击盲角之中(上方窗户的敌人如果想要对你射击就必须将身体探出窗外)。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巷战案例。在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利用失败,一个利用成功,例如:

1945年4月15日,苏联人发起了进攻,在柏林城外围战了11天,一天之中发射了120万发炮弹,40多万德国士兵成堆成堆地躺在尼斯河和施普雷河河畔。其中有很多刚刚被征入伍的15―60岁的平民。苏军没有一丝怜悯。这是场复仇者与绝望者的战斗,谁都无所畏惧。百年来规模最大的巷战开始了。绝大多数苏联士兵都是平生第一次踏进柏林城。他们根本搞不清方向,只知道往前冲,结果,蝗虫般密密匝匝的子弹扑面而来,把他们成批成批地撂倒。虽然苏联的坦克群把城内200多万幢建筑物都轰了个遍,但丝毫没能削弱来自废墟的火力。很快,苏联人遇到了一个烦,柏林成了坦克的坟墓。这些长驱直入的庞然大物被暗处的反坦克火箭弹和燃烧瓶炸得稀烂,横亘在狭窄的街道中,阻挡了后面坦克的前进;而步兵没了坦克的掩护更是寸步难行。大街上根本找不到一个德国人。暴露在光天化日下的士兵既无法单挑德军以泄恨,又白白成了敌人的活靶。朱可夫将军立即调整了战术――坦克大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成数个小部队,与步兵、炮兵和工兵一同组成强击群和强击支队,逐个逐个地攻克德军的堡垒。士兵把缴获来的床垫绑在坦克身上,减轻了对它的打击。他们还点燃烟雾瓶。在烟雾的掩护下,士兵冲进下水道和大楼里,与德军展开了近战。

4月30日希特勒自杀,纳粹却没有停手。5月2日,眼见大势已去的德军终于在魏丁格将军的率领下投降。短短6天,苏军有10多万士兵阵亡。

斯大林格勒战役,现代战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巷战,也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绞肉机”。其惨烈程度可谓举世无双,空前绝后。1942年7月,德军以优势兵力攻入斯大林格勒。骄狂的德军企图用屡试不爽的闪电战碾平这座象征苏联最高统帅的城市,但不久他们就发现掉进了一个满布死亡的深坑。在斯大林“不准后退一步”的严令下,苏军依托市内复杂地形和众多人工建筑,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一层楼、一间房、一座水塔、一段铁路路基,甚至一堵墙、一堆瓦砾,都能引发激烈的争夺战。德军往往付出极大代价攻下的残垣断壁,转眼又被苏军重新夺回。火车站反复易手即达13次之多。整个斯大林格勒烈焰升腾,血肉横飞。敌我双方拼死对垒,子弹打完了,就贴身展开白刃格斗,坦克上来了,身上绑着手榴弹冲过去与之同归于尽。在苏联军民的拼死抵抗下,德军死伤惨重,寸步难行,随后而来的严冬恶劣天气使德军更加虚弱不堪。1943年2月苏军发动反攻,被巷战消耗得筋疲力竭的德军溃不成军,第6军团遭受到毁灭性打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从此纳粹德国开始节节败退。<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