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稷下学宫闻激辩(2 / 2)

赵马踏天下 平安战 0 字 2023-03-03

邹]点头道:“当然。”

“请问邹子,”鲁仲连抓住一点,进而论道,“天是穹盖,必是圆的,地有四极,必是方的。若依此推断,地的四角,肯定是没有天的。天下无地,还叫天吗?既然不叫天,又怎是天下?”

众人闻言皆笑起来。

“这……”邹]难圆自说,面色大窘,连连抱拳道,“前辈高见,在下受教了!”见第一回合落败,于是邹]急中生智,转移了话题,接着问:“天子与民,孰贵?”

“皆贵,亦皆不贵。天下万民是为了天下万民自已才立天子的,并不是为了天子才立天子的。万民之所以立天子并且尊崇他,不是让他享福的,而是为了让他管理天下,仲裁纠纷,保护子民的”

“天子应该怎样治理诸侯?诸侯应该怎样治理百姓?”

“以道治之。天道贯通,圣人就会无事,天子也会无事,诸侯亦无事,民亦无事,故圣道之世,无为而治。”

“以道治天下,能详述否?”

“三王五帝之时,圣君行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八术,天下因此而治,”

“前辈既论道之八术,吾有一个问题要请教。道之八术,有利亦有弊。圣君行仁,可以是博爱,也可能导致偏私;圣君行义,可以是谨言慎行,也可能产生生虚伪;圣君行礼,可以是恭敬他人,也可能导致懒惰傲慢;圣君行乐,可以是抒发情感志向,也可能产生淫逸;圣君行名,可以是显示人的尊卑,也可能产生位卑之人因羡慕位尊之人而行篡逆之事;法者,可以是对权贵百姓一视同仁,也可以产生钻律法空子的奸诈之徒;圣人行刑,可以是让不从的人服从,也可以导致暴戾之事发生;圣人行赏,可以是劝导忠能之人,也可能导致阴谋纷争。”

“是的,”鲁仲连回过礼,侃侃应道,“夏启、商汤用八术而天下治,夏桀、商纣用八术而天下亡,原因何在?在于天下有道,术得善用,可治天下;天下失道,术得滥用,可乱天下。”

“前辈既倡大道,又以天子御民,以法齐民,请问前辈,道与法孰重?”

“道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怨,富贵者不骄,愚弱者不惧,智勇者不欺,诸民心悦诚服;法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敢怨,富贵者不敢骄,愚弱者不畏惧,智勇者不敢欺,诸民因惧而服。在下由此认为,法不及道。”

“春秋之时,孔丘游走列国,倡道德,行仁义,结果是处处碰壁,今前辈以为道胜于法,岂非步孔丘后尘吗?”

“孔丘碰壁,并不是道德、仁义之过错,是使用的方法不对也。道德仁义可以于太平之世施行,不可以于乱世施行。乱世为王者,唯靠力与势也。”

“前辈既以道御天下,在下就与前辈继续论道。世风日下,非能下而下,不得不下也;人存私欲,非能存而存,不得不存也。自春秋以降,人心不古,私欲横溢,道德式微,皆为天道运动,如此看来,岂非天道不可守。”

“以在下所知,天行健,道生万物而不彰功,天道并不存私。存私者,人也。再说,上古之人可守天道,今世之人为何不能?”

鲁仲连与邹]就这样一问一答,台下的人都听得入了迷,陷入了沉思,赵捷也不例外。<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