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滇缅大抗战简介(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作战时间:1942年3月初至1945年3月30日。

作战地域:滇西、缅北地区。

参战兵力:中国第5、第6、第66军、第11集团军、第20集团军和第8军,共约26万人。日本第15集团军的第18、第33、第55和第56师团,共约9.5万人。

指挥官:入缅援英作战: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前为卫立煌由杜聿明代理)。英驻缅第1军团军团长史林(又译斯立丹、斯列姆)。日本第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前)、索二登(后)、副总指挥副总指挥郑洞国。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由卫立煌代理)。副司令长官黄琪翔。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后由黄杰代理),第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章,美空军第14航空队总指挥陈纳德。日本驻缅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第33军司令官本多政材,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

作战经过:入缅援英作战:1943年3月至8月。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

作战结果:日军失败,伤亡4.8万人;中国军队胜利,伤亡6.7万人。

作战意义:滇缅大抗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获得彻底胜利的

大规模进攻作战。滇缅大抗战的胜利,不仅打通了战略运输线中印公路,使中国正面战场的补给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更重要的是,重振因豫鄂桂会战失败而损害的民心和士气,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斗志,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同时,有力地支援了英军在因帕尔的作战,为盟军在缅甸的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