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敌我兵力部署(2 / 2)

中国第九战区是这次长沙会战(日军称“湘赣作战”)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在战争全局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国民政府军委会格外重视。

蒋介石早在4月15日即致电陈诚、薛岳:“如敌进取长沙之动态已经暴露,则我军与其在长沙前方作强硬之抵抗,则不如作先放弃长沙,待敌初入长沙立足未稳时,即起而予其致命打击之反攻。”

4月21日,军委会又指示第九战区:“湘北方面之作战,应先立于不败之地,利用湘北有利地形及既设之数线阵地,逐次消耗敌人,换取时间。敌如突入第二线阵地(平江亘汨罗江线)时,我应以幕阜山为根据地,猛袭敌之侧背。万一敌进逼长沙,我应乘其消耗既大、立足未稳之际,以预伏置于长沙附近及其以东地区之部队内外夹击,予敌以致命打击。”

5月16日,军委会再次致电第九战区:“赣北方面,以游击战消耗牵制敌人,对该方面敌人予以反击,务希随时随地切实注意,妥为部署;高安方面,我军须纵深配备,并准备敌如进攻高安时,应自主地放弃高安,诱敌深入而侧击之。”

第九战区根据军委会指示,在湘北方面,沿新墙河、汨罗河、浏阳河构筑数道阵地,于幕阜山和湘江西岸构筑侧面阵地;在赣北方面,也指示各集团军在各自防区内构筑至少三线阵地,将部队纵深梯次配备,准备逐次抵抗;消耗日军后,适时转入反击,予以歼灭。

1939年9月上旬,第九战区根据各方面情报得知,日军主力正向湘北方面集结,由此判断:“敌似在九月中旬开始南犯,将以主力由湘北直趋长沙,于赣北、鄂南施行策应作战”。

第九战区据此而拟定的战役方针是:以主力“在湘北方面利用逐次抵抗,引诱敌于长沙以北地区,捕捉而歼灭之”,“赣北、鄂南方面,应击破敌策应作战之企图,以保障主力方面之成功”。

作战部署是:薛岳将战区所辖部队分为三大块。湘北方面:关麟征第15集团军、杨森第27集团军、商震第20集团军,为甲集群;赣北方面:滇军卢汉第1集团军和第74军,为乙集群;武宁、修水及湘赣边区:川军王陵基第30军团、樊松甫湘鄂赣边区挺进军及第8军,为丙集群;另有三个军共七个师为总预备队。

薛岳电令各集团军按以上部署,迅速调整部队,抓紧修筑加固工事,做好战斗准备。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