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武汉大抗战简介(2 / 2)

城池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防守。而使中国抗战从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同时导致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从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从以主要兵力进行正面战场作战,改为转移兵力进行敌后战场“治安”作战。而使中国整个抗战形势,开始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白崇禧,国民党高级将领。字健生,广西临桂人。在国民党军队中素有“小诸葛”之称。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参与制定对日作战计划。1938年7月,代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参与指挥武汉保卫战。12月任桂林行营主任。1939年底至1940年初,指挥桂南会战,在昆仑关战役中,取得了抗战以来首次攻坚战的胜利。1945年10月晋陆军一级上将。抗日战争胜利后,追随蒋介石打内战。1949年底逃往台湾。

张发奎,国民党高级将领。字向华,广东始兴人。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任第8集团军总司令、右翼军总司令,指挥浦东及杭州湾方向作战。1938年参加武汉保卫战,任第九战区第2兵团总司令,指挥所部在江西九江以西,顽强阻击沿长江南岸进攻的日军。1939年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所部在粤北、桂南抗击日军。1945年3月,改任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10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1946年春,任广州行营主任兼广东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任陆军总司令。同年7月辞职,寓居香港。

畑俊六,日军陆军元帅。甲级战犯。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参加过日俄战争。历任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第14师团长、航空本部部长、驻台湾军司令官等职。1938年任驻上海日军总司令、华中日军派遣军司令官,指挥侵略武汉的战争。1939年任阿部内阁陆军大臣,米内内阁时连任。1941年任侵华日军派遣军总司令,极力扩大侵华战争。日本投降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

冈村宁次,日本战犯。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1928年任步兵联队长,是济南惨案的主谋。1932年任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参加“一.二八”事变。1933年代表日方与中国国民政府签订《塘沽协定》。1934年后曾任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师团长、华中派遣军总司令、华北日军最高司令官、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在中国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是侵华罪魁之一。1949年又被蒋介石聘为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高级教官。后死于日本。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