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名士文人投身抗日(2 / 2)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朋友,保卫文化的战士,请你们行动起来,和我们携手,为全世界的文化而战,为全人类的福祉而战,歼灭这东方的一大群疯狗!”

演说后,郭沫若来到浦东第8集团军司令部,向总司令张发奎推荐了战地服务队队长钱亦石、成员刘田夫、张敬仁、林默涵、王亚平、石凌鹤、杨野民等人。战地服务队是周恩来根据毛主席指示,筹建的文化政治机构。郭沫若说:“这是国民党恢复政治部的先声。”随着战地服务队成立,又相继出现了战时服务团、战地救护队等组织,活跃在淞沪战场。

据周恩来指示,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以文艺界救亡协会的名义,办了《救亡日报》。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为总编,阿英是主笔。矛盾、范长江、巴金、柯灵、金仲华、王任叔、邵宗汉等为编委。该报以“报导真实消息,发表真实意见”为宗旨,于8月22日出版后,郭沫若亲自到战地采访,他采写的《在轰炸中来去》,写的全是战火中的人和事,从10月10日开始,在报上连载十几天,受到各界民众热烈欢迎。

8月23日,上海市抗敌后援会为出谋划策,研究处理各项问题,又成立了设计委员会,其成员都是抗战领袖和各界名流。德高望重的沈钧儒为主任,成员有:郭沫若、杨德昭、彭文应、林康候、邹韬奋、吴经熊、王造时、章乃器、钱俊瑞、胡愈之、史良、钱亦石、沙千里、李公朴、冯和法、左禹生。他们的任务是组织各种专门人才,征集民众对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为各方面设计并答复各种问题和咨询。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