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中国的战争准备(2 / 2)

构筑工事:1932年‘一·二八’抗战失败后,为防止日军再度侵华,自1933年开始,国民政府即筹划修建国防工事。从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大规模构筑防御阵地,仅三年多时间,从内陆到沿海,从北方到南国,修筑了比万里长城还要长的防线。从河北石家庄、保定到河南新乡为前进据点,以西起洛阳、开封,东到徐州、连云港为防御地带,在平汉、陇海路沿线,建设了一系列坚固阵地。长江也被加固了,从汉口、岳州间和南京、上海之间的要塞炮台,配备了从德国购买的平射和高射两用重炮。构筑了工事。特别是宁沪一线设立京沪警备区,任命张治中为司令,在吴县、常熟、福山、无锡、江阴一线利用河湖障碍,构筑了几道防御阵地。又任命张发奎为苏浙边区司令,在乍浦、嘉兴一线构筑防御工事。南京到上海的京沪沿线,驻防了实力雄厚的第87师和第88师,还有国民政府的铁卫队教导总队。军事委员会对上海日军据点,拟订了一个扫荡计划。

作战计划:军事委员会拟订的《民国26年(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已经蒋委员长审批。其中规定作战指导要领是:抗战初期,长江下游地区之国军,于开战之初应先用全力占领上海,无论如何,必须扑灭在上海之敌军,此为全部作战之核心。尔后直接沿江、海岸阻止敌之上陆,并对登陆成功之敌,决行攻击而歼之。不得已时,逐次后退占领预设阵地。最后须确保乍浦—嘉兴—无锡—江阴之线,以巩卫首都。对杭州湾、江阴之江面,实行封锁,阻绝敌舰之侵入。空军于作战之先,以主力扑灭长江内之敌舰,及沪、汉两地之根据地。海军以全力于战争初期迅速集中于长江,协力陆、空军扫荡敌舰。

兵力装备:1935年国民政府在武汉设立陆军整理处,决心对编制和装备杂乱的地方部队进行整编。计划在四年内整理好60个师,并将整编师的旅长以上军官调陆军大学学习。抗战前夕,经过整编的调整师,官兵为10,923人,步、骑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328挺,各式火炮与迫击炮46门,掷弹筒243具。可惜,只完成50个师的整编后,卢沟桥枪声就打响了。目前国民政府陆军已有49个军182个步兵师,46个独立步兵旅,20个独立炮兵团;九个骑兵师,六个独立骑兵旅,四个炮兵旅,总兵力达200万人。但空军较弱,虽有进口和仿制的各种型号侦察机、战斗机和轰炸机共计600余架,但可参战飞机不足300架。海军只有四个舰队,大小舰船100余艘共计六万吨排水量,大多数是破旧小型舰船。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