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秋林霁色(2)(2 / 2)

“嘿!不能打!”王烈说,“刚过去的鬼子距离太进了。”

看着气喘吁吁为了躲远点,来回急急忙忙走了足足有二三里路的林雨瑞,游飞说:“王队长,咱们就往过混吧!被发现了,就收拾他娘的。”

“嗯!”

王烈简单的答应了声,就让一队烈风列队,整理好了身上的鬼子军服,他们把游飞和林雨瑞夹在了中间。其余的人,就赶去前边路边做埋伏了,蒙混过关和动手的准备,都做好了。

假鬼子就迈着整齐的步子,向前走去。

相遇。

“口令!”

“武运久长!”

“万世一系!”

“哈依!诸君辛苦了!你们这是要去那里啊?”对面这个鬼子头儿,和王烈是平级,都是军曹的制服。

“我们要去县城执行任务,你们是去十方铺么?”王烈问。

“是的!向西去的道路,正在被封锁中。大队部让附近的军队支援十方铺,你们有特别任务,就等完成后再看安排吧!不过,有队支那人好象要穿过十方铺。你们要当心。对口令的检查要严格些。口音古怪的都不要放过。”

“哈依!”王烈对这位鬼子军曹鞠躬致谢,心里暗叫侥幸,口令里这几个词,自己边学边练,似乎现在是标准的大阪口音了。这声哈依,也是干崩脆。看来是过关了吧。

果然,鬼子在军曹的指挥下,整齐的向前走了。

游飞出列,问:“你和鬼子唠叨了半天,说啥呢!我都等急了。”

王烈想了想,说:“西边不能去了。我们要改变路线。”

“怎么了?”

“十方铺一开打,鬼子肯定猜出来是有人想要通过西边的较荒凉地带穿过日战区。这样一来我们的行踪也就暴露了。现在要及时调整路线。我们改去县城。想办法悄悄通过县城。鬼子找不到咱们的路线,后面的路就好走些。”

“好!”

烈风的队伍在一个路口折向北边。北边四十里路以外,就是鬼子占领着的一个县城。

走着走着,十方铺的方向传来了密集的枪炮声。

利用鬼子的指挥系统,修改了十方铺留守鬼子的口令,看来是起了作用了。

先前一批支援的八十多鬼子,到了镇子前,一说口令:“武运久长!”回答的是:“怒涛汹涌”

这不对啊!双方立刻就拉开了架势开打了。镇外的鬼子警惕性比较高,先开的火,把回答口令的鬼子打成了筛子。但是接着就是镇里的鬼子占优势了。还没倒的那座碉堡,上面架起了重机枪,突突突扫了一遍,镇外的鬼子就少了一半。

镇外的鬼子急忙退出去了一段距离。这种小队规模的鬼子都配备有掷弹筒和小型迫击炮,当即就架上了一通乱轰,就迫使镇里的鬼子都后退到了镇子前边的碉堡群里。这一组六个碉堡,配合有暗堡,从任何方向攻打都不会太容易。

而且,这一组碉堡都是装备完善没有受到任何损失的。小钢炮也有几个,镇外的鬼子追过来时,又吃了点亏,双方就对峙上了。

打得不亦乐乎之际,第二拨镇子西边来的援军赶到了。

镇西的鬼子和兵一处,拼命的往里打。碉堡里一共只有不到四十名鬼子,渐渐的就支撑不住了。

嗤——嗤——的声音突然传来,镇西的鬼子立即明白了那是释放毒气的声音。

“巴嘎!这里的守军太无能了,连毒气武器也丢给支那军了。”援军的头目很不满意。他撤下了进攻中的部队,在镇外静静等待毒气散去。

这时第二拨援军里有人建议,在毒气遮挡视线的时候,刚好派人去炸了碉堡。因为他们刚好携带了几个防毒面具。

几个自愿炸碉堡的鬼子半道都被子弹留了下来。鬼子头儿一生气,就组织了一个敢死队,全都脱去了上衣,光着膀子,带着面具,夹一个大号的炸药包,就一窝蜂冲了上去。

碉堡被一个个端了起来。最后几个防守的鬼子绝望了。打着白旗走出碉堡,用日语狂喊一通:“别打了!我们投降。”

鬼子援军的头儿这会儿才感觉很不对劲儿,这些人也伪装的太象了吧。

把“俘虏”抓过来,前前后后问了个清楚,这位鬼子军官就用大嘴巴狠狠的抽了几个“俘虏”一顿,巴嘎巴嘎的叫了个没完。最后没劲儿了,就要剖腹自杀,被手下死死拦住了。他们还要这位上司背黑锅呢!

有个鬼子就提醒他说:“您应该给县城汇报一下着些狡猾的中国人的动向。更应该留着有用之身,报效帝国。”

鬼子头一听之下,急忙给在县城的大队部报告,“中**很多,到处都是。我们的伤亡很大。但他们撤走了。可恶的是,他们还化装成了黄军的样子。请队部一定注意。”云云。

游飞等人在听了一台热热闹闹的大戏之后,调转方向去了县城。不过,一直到了傍晚,他们只是停留在了县城附近。今天就进城,无疑是危险的,他们要等到第二天,而且还要想另外的办法才行。一身鬼子皮,是不能再用了。

侦察了附近的地形,他们就决定晚上宿营在一处比较宽广的树林之中。

战士们在树林里安顿了下来,拿出干粮和水吃了起来。傍晚的阳光照耀着树林周边的层层雾气,反射出一种明亮的颜色。“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林雨瑞看着眼前的景色,小声的念出了某古人的诗句。

游飞从她身后冒了出来,“林,雨瑞,”他故意分开了两个姓名的发音,听着还是过于亲切的雨瑞两个字,“你说的霁色是什么意思啊?”

林雨瑞慢慢的说:“霁色,指的就是阳光给树林边缘涂上的色彩。应该就是眼前这种漂亮的颜色吧!亮亮的,可惜……”

可惜什么啊?游飞想问,可是忍住了,那句诗,下一句就是城中增暮寒,意思肯定是很凄凉的。就如同眼前,山河大好,却被倭寇蹂躏。有时候,读书人和大老粗的心境也会是一样的呢!

游飞放下了一条毯子,说了声,“休息好!明天一早,我们俩还要做搭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