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面圣(2 / 2)

极品铁匠 关关公子 5448 字 2019-08-25

“无妨。”皇帝轻轻抬手让安老爷子坐下,然后看着赵闲道:“朕听闻你在以前只是个铁匠,位卑未敢忘国忧,朕心甚慰呀。”

赵闲闻言一阵不满,若不是杀人犯了法他根本不会去当兵,自从被关在城门外面自生自灭后,他对朝廷可是一点好感都没了,连你的命朝廷都不稀罕,你还记着朝廷的忧愁干什么

可皇帝问起来,他总不能说不,只能感激道:“微臣读圣贤之书,学君子之道,蒙陛下之恩,精忠报国乃是微臣毕生之梦想。”

说完赵闲都脸红了一下,睁着眼睛说瞎话可不好玩。

那皇后抬摸看了赵闲几眼,轻声道:“听闻赵将军还是江南有名的才子,为何不参加科举入仕途,而去弃文就武了”

说完皇后还瞟了御史大夫解墨一眼,二人都是辅国堂的人,心中自然向着读书人,对赵闲弃笔从戎的事情感到很不可思议。

见众人都望着自己等着答案,赵闲眼睛转了转,开口道:“如今之世,重道轻器,重文轻武,百战军功不及一篇锦绣文章,能文能武者大多弃武而就文,微臣认为文武皆可报国,朝廷现缺良将,微臣才会从军,若朝廷缺文官,微臣也会去加科举的。”

其实赵闲想说的是前半句,这个大梁实在太重文轻武,甚至连火器、兵刃等都不发展,满脑子都是锦绣文章,当官的光摆弄这些有个屁用啊。

“好志向!”安老爷子拍了拍手,这番话甚合他的胃口,他自己就是武将,如何不知大梁重文轻武的坏处,可大梁很需要读书人的支持,想要重用武将打压文臣,几乎不可能。

果然,赵闲话音一落,御史大夫解墨便沉了沉脸甚是不快。皇后见状,怕两位大臣吵起来,忙道:“赵将军,听闻你在金陵,率四百兵马便敢应战数万齐军,当时的情形可否亲自叙述衣服,让本宫开开眼界。”

赵闲也怕乱说话得罪了人,殿中随便一个大佬都是可以捏死他数回的,他只能依言讲起了在金陵的故事,陈庆写奏折时自然和赵闲通过气,免得曰后问起来两个人说的不一样,他只是按照陈庆所写的内容,大概的叙述了一遍。

期间他总觉得前面三个老头子眼神不对劲,特别是那个安国公,死死盯着他的脸看,好像上面有朵花似得,赵闲是个正常人,胆子再大被这么一群大佬围观,心中还是有些发毛的,小心翼翼的讲完了当时的过程。

在几人的轮番询问下,赵闲面圣的事情也就算完了,接下来就是赏赐的事情,老皇帝赐给他了一块宫中行走御牌,授同进士出身,赏金百两,绢千匹,即曰起为东宫的是侍卫统领。

赵闲听到这消息大为意外,所谓的侍卫统领,其实就是在东宫外面站岗,他立的可是战功,怎么也得封个侯爷赐给公主啥的,怎么把他给踢到东宫去当看门的,赵闲非常不适应这个新的身份,想到要给那个死胖太子当侍卫,他就一阵不满,这样太抬举那个死胖子了。

不过那老皇燕京开来口,他也不能拒绝,当下随着小太监过了宫门,直奔太子居住的地方。

进了一处宫殿,赵闲候在门外,小太监进内禀报。过了会儿,宫门打开,只见一个年约五旬的中年人,袍袖一拂,怒气冲冲地走了出来。

赵闲秉着尊老爱幼的初衷,给这人让开了道路,却见这人突然停下身来。

中年人上下打量赵闲几眼,脸上露气瞬间隐藏的一干二净,含笑道:“你便是赵闲”

“在下正是赵闲。”赵闲见这家伙敢在太子住的地方发脾气,恐怕也是个大官,当下礼貌的回了一句。

“不错,不错。”中年人捋着漂亮的胡子连连点头,夸赞道:“当真一表人才,可惜老夫没有女儿,不然定要和你攀个亲家。”

这,这…赵闲受宠若惊,这老头也太好客了点吧,第一次见面就这么夸我,他忙行了一礼道:“先生过奖了,赵某一介粗人,岂能当得这等夸赞。”

“当得当得。”中年人点头笑道:“老夫林清远,现任国子监祭酒,你曰后若有需要直接去寻我,普通的事情还是能帮到你的。”

“原来是林老先生,久仰大名,久仰大名。”赵闲听得名字惊了一下,太子送的画不就是这个人画的,当真是个大人物,这也太随和了点。

“不敢当。”林清远又颇为赞赏的打量赵闲几眼,然后道:“太子殿下正在里面研习功课,待会便会传唤你,老夫尚有要事,就先走一步了。”

“你老慢走。”赵闲瞧着他背影正发怔,思虑着自己人缘怎么如此的好,而此时传讯的小太监也跟了出来,向他道:“赵大人,太子爷让唤您进去,咱家先回了”。

※※※※※※※※※※※※※※※※※※

八点还有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