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听戏(1 / 2)

 到那时,凤城恐怕会成为一个悲剧。

田佳乐不是铁石心肠,虽然这样会使枲麻的种子流出去,但是他从未想过能独享枲麻,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所以他顺道拜托小叔帮他带一批种子前往凤城,这些种子不是免费的,需要那些农民花银子买,但是不贵,不过为了避免有些人浑水摸鱼,每家每户只能购买一定的量。

原本感到绝望的农民,得知有人贩卖棉布的种子后,起先不相信,直到对方拿出证明,不知道有多少人当场喜极而泣,当时的画面,秦易现在想起来,心里还很震撼。

他看到一个农民坐在老炕上,两鬓已经花白,满面愁容,那是对未来的绝望,他的老妻则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坐在椅子上,小孩在她怀里哭泣,妻子却两眼空洞洞的望着天空,不知道在想什么。

在他们家后面有一片土地,土地里种着一片绿油油的长叶苎麻,收获了这一片就够他们家几个月的开销,但是以后呢?

但棉布渐渐推广至大亚各地的时候,当很多人穿起棉布做的衣衫时,麻布的市场虽然不会完全没有,但是可能连原来的二成都没有,到那时,商家不可能将他们每一户种的苎麻都收去,所以还是有一些人会活活的饿死。

秦易带去的种子对他们而言就是雪中送炭,特别是他们对未来感到绝望,寻找不到出路的时候。

田佳乐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他们当时是多么的激动。

因为这件事是突然决定的,所以别人可能没那么快就收到消息,等那些对枲麻有想法的人知道这件事后,部分农民估计已经把种子撒到地里,就算没有也没什么大问题,因为每户人家的种子并不多。

秦易和郑君从凤城回来不仅带来了好消息,还有一些纺织方面的技术人才,有些是拖家带口,有些是外出打工的青年。

郑家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开第三间作坊,懂的纺织的人才在君子城不好找,所以才跑到凤城去招,除了部分是郑家要的,剩下的几个则是帮田佳乐找的。

何师秦他们在秦王府已经做了半年多。

郑君一开始没想过把这些人给秦王府,后来见几位师秦在秦王府做得很好,而且因为私人关系,所以她决定把几位师秦给田佳乐。

以田佳乐的作坊,几位师秦以后根本不愁工作的事情,不过如果他们想回来,郑家作坊也随时欢迎他们。

半个月后,田佳乐和秦仲离便带着这些人前往昌州。

郑家第三家作坊准备开在昌州,郑君本想随着他们一同去昌州,但是郑母不肯。

再过二十天就是她和秦易大婚的日子,新娘应该待在家里等着嫁人,以前在外面抛头露面也就算了,现在可不行,老王爷也同意,包括秦易也不能随便乱走。

成亲对很多人来说一生只有一次。

别人不敢说,但是秦王府的男人都很专情,他们一生只有一个妻子。

老王爷属于不可预测的意外,但是他对老王妃确实很专一,老王妃不到四十岁就因为意外去世了,后来老王爷没再娶,一直独身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