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又是我?(2 / 2)

英雄所见略同。

“任何心理状态都受一定的生理过程所制约,演员只要找到正确解决自己形体状态方法,同时进入情境,就能够感染观众并使之如临其境的应激性。”

“从前我们行话叫抓人,牢牢抓住观众目光,一举一动都能牵动他们的喜怒哀乐。”

韩雪菲感受来自学生的热烈目光,笑道:“这是很高深的水平,真正达到这种状态的基本都在人艺和国话,你们差的远。”

众人哄堂大笑,课堂气氛轻松自然,苏泽发现梅耶荷德对演员要求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截然不同。

要求由外到内的训练过程,也就是演员内在体验是由无数次外在肢体积累而来,最后自然而然地达到的表演转态。

在这里外起到一个先导的,并且是主导地位。

联想这段时间微表情和无实物训练,突然有种明悟,由一系列形体姿势或动作而产生的那些应激性的光点才是提高演技的关键?

对于普通人来说动作是动作,情绪是情绪,或者说无法察觉动作与情绪之间微妙联系?

演员之所以表演,就是掌握动作和情绪之间妙不可言的碰撞点!

瞬间豁然开朗,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大量系统训练仿佛已经挖好水渠,现在理论如同清水,马上水到渠成。

“孟京辉你们应该听过吧?”韩雪菲讲解道:“他认为梅耶荷德是十分优秀的戏剧导演,本人特别推崇有机造型术。”

“对于演员要求方面也是十分严格,甚至认为演员每个动作都要精准定位。我曾经参加过他自己的戏剧表演工坊,对此印象很深刻。”

说完目光看向苏泽道:“大家都看过苏泽同学的默剧,感觉是不是很厉害?”

“苏泽,你上来!”

苏泽站起身,走上台,韩雪菲问道:“说说你的看法。”

感受众人目光,苏泽认真道:“我很赞同梅耶荷德,特别是训练方法,可以说我就是一点点通过摸索研究的默剧。”

“咱们都喜欢说体验派厉害,各种推崇一秒入戏,这种境界不是没有,但有几个演员能达到?”

“在我看来演技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高不可攀的东西,就好像吃饭喝水一样朴实简单,普通人每天都在演戏,只不过他们扮演的是自己而已。”

“说的好!”韩雪菲鼓鼓掌,赞同道:“这也是中戏存在的意义,演技不是高不可攀,咱们演员为什么能在舞台或镜头前表演?”

“就是因为刻苦训练!”

说完又看向苏泽笑道:“还记得三试你表演的手提箱,很多同学没看过,现场再来一遍?”

还没等苏泽反应过来,张瑜马上叫到:“对,当时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众人瞬间兴奋,上次苏泽表演的雨伞令人过目难忘,原来还有其他的?

苏泽无语,这难道不是韩老师您的课?

为什么赶鸭子上架又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