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战东瀛(2 / 2)

战国大帝 梦吴越 0 字 2022-04-01

非常有名的“神风”,袭击了元军舰队并摧毁了大部分的船只。

关于元军舰队被台风摧毁的原因,有说法认为是因为元军使用的是在内河航行的平底船,采用了当时较为流行的水密隔舱设置,而不是在海洋上航行的海船。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由于元朝蒙古统治者在中国及高丽的残酷压迫,导致两地(高丽与中国南方沿海)对于造军船很反感,造船的汉人和高丽人故意使用错误的船型,而蒙古人对航海又一无所知;又或者忽必烈攻日太过仓促,未有充分准备海船,造船人只得在匆忙间敷衍了事。不过具体原因尚无定论。

3战争结果

编辑

1281年的战斗中日本武士登上元军战船。

抵御元军入侵的防御工事的遗址,位于今日日本九州福冈县福冈市博多区筥松。这个遗址本来在海岸边,但今日已离开海岸很远。

忽必烈于1286年试图再次入侵日本,但因同时在南方发动的对越南陈朝的进攻受挫造成国力匮乏而作罢。日本方面,为了对付元军入侵而进行的全国范围的改编使得其经济和军事都处于重压之下,并且整个国家的资源使用已经到了极限。元军入侵也使得日本幕府找到了继续统治国家的借口而不是将权力交给天皇。他们之后一段时间继续加强九州的防务,那里的许多军事设施很多年后还有效。由于战后受货币经济影响,幕府无法恩赏抗元官兵,加剧了国内矛盾。1333年,镰仓幕府灭亡。

尽管不是得到普遍承认,但许多学者仍认为侵略事件双方的兵力比传统观点认为的要少得多。还认为日本方面能够在没有“神风”的帮助下有效地击退入侵者。

准确的说,是从燕赵齐魏等地逃亡的囚徒、叛逆。”

齐孟话说到一半,停顿下来,目光落在徐福身上,

“徐神仙应该去过东瀛岛,可与众人讲解一下东瀛岛的情况。”

这时的日本还处于弥生时代,所谓弥生时代约公元前300-公元300年日本古代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其文化称弥生文化。14年这种陶器首次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现。弥生时代在绳文时代之后,古坟时代之前,约当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可分前、中、后期。弥生文化是在绳纹文化的基础上,受到大陆(包括中国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它首先出现于九州北部并逐渐向东发展,到了后期基本上遍及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全境。弥生时代普遍有了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开始使用铜器铁器;原始社会开始逐渐向阶级社会过渡;与中国、朝鲜半岛交往频繁,深受大陆文化的影响。

弥生时代虽然不知道日本大名杀人浪存在于舰队绕过好望角,汹涌的波涛平息下去,大西洋风平浪静,好望角位于南非共和国南部。强劲的西风急流掀起的惊涛骇浪常年不断,这里除风暴为害外,还常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海浪前部犹如悬崖峭壁,后部则像缓缓的山坡,波高一般有15~20米,在冬季频繁出现,还不时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当这两种海浪叠加在一起时,海况就更加恶劣,而且这里还有一很强的沿岸流,当浪与流相遇时,整个海面如同开锅似的翻滚,航行到这里的船舶往往遭难,因此,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