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变动之法 三(2 / 2)

顾七身上的十文钱。路上花了八文,前头给了小乞丐一文,剩下的一文连买半个粗粮窝窝都够呛。除去这一文钱她和顾大年身上值钱的也只有一把镰刀,和一些药材。

出瑜洲府,一路还要走多久,沿路还要遇上多少流民土匪顾七不知道。镰刀是不能典的,能换钱的也就只有前几日山上挖来的几根黄芪和半包已经晒干的紫苏叶。

黄芪精贵,只是形似野树根,寻常农户灾民认识的不多,这才被顾七捡了便宜。

紫苏叶倒是常见,且对治疗治时疫风寒等有不错的效果,顾七每每见到了就采一些,晒干备用。

“收药材吗?”顾七等了一会儿,见摊子边上的人散去,一手抚在腰间的包裹上。

摊主抬眼,见只是一个干瘦的小娃,身上衣服破烂,脸上还挂着伤,一看就不是镇上的人,这种流民一路过来哪还能有什么家底子,也没太在意道:“药材收,不过先说好了,坏了的可不要。”

“有紫苏叶收吗?”

“收。”一听是紫苏叶,摊主来了兴趣,如今世道不好,药材便显得愈发稀缺,紫苏叶用处多,正适合时下的行情,许多地方都收。“先看看成色。”

紫苏叶不算值钱,也没有流民敢在行脚的江湖人跟前作乱,顾七大大方方的将包裹取出打开平摊。

摊主取了几片打量道:“晒制的还不错。就是量少了些。这一包能换个三十文,你要是要钱还是要粮?”

“要粮,都给我换成干窝窝头。”顾七想了想道。

想来最晚明日周家的人马就要出镇,在出渝州府之前,脚程不会慢。自己和顾大年两人没有行脚的车马,折算下周家人歇脚的时辰,预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要粗粮沿路搭伙做饭太浪费功夫了,不如窝窝头省事。

闹荒前,一文钱能换两个窝窝头,现如今,一个干窝窝头值五文钱,也是有市无价,寻常粮铺早就关了,愿意出让口粮的不多,也只有倒卖药材铁器人口的行脚人能有固定的口粮兑换,只要东西不要银钱。

一袋晒干的紫苏叶换了六个窝窝头。拿旧布包了勒紧了裹腰上。回身撇见远处瘫坐的几个乞丐流民,时不时往这边打量。顾七也不在意转而又问摊主:“收黄芪吗?”

“你还有黄芪?”摊主一喜:“成色怎么样,数量多吗?”

顾七取出一节递出去:“数量不多,你先看看。”

“切过了?瞧着不像根部。”摊主疑惑。

“有些年份了,根枝cu长,不好拿。只取了几段来。”顾七说的是实话,不过取出的却不是最好的那几节。年份足够的野生黄芪是好东西,渝州界的行情换不了好价钱,另外黄芪形似树根随身带着不起眼,灾民不识货远比带着银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