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7章 劳动节供应(2 / 2)

虽然早就知道六十年代物价极低,但李星星仍然很吃惊。

如果不买奢侈品,她挣的钱够自己母女生活几十年,直到改革开放,物价飞涨。

年男子报了总数,刘老太交钱,年男子递给她几根不同的竹签子,旁边的人则用信封装一沓花花绿绿的票证,一块连本儿递还给刘老太,“劳动节有特殊供应,每人一双劳保套,凭日用品购货证到百货商店购买。”

“没别的了?”刘老太问道,“去年劳动节有二两香油呢!”

“去年不像今年这么缺粮食啊!要不是咱们梧桐市运气好,得了几千万斤粮食,你们现在得领一半的粮票。香油等年底吧,兴许有二两供应,今年的面粉和大米供应充足,你们就知足吧。”年男子敲了敲柜台,“下一个,快点儿!”

轮到李星星,效仿刘老太把供应证递上去,“不领粮票,领口粮。”

年男子哦了一声,翻开崭新的粮油供应证,“新来的呀?我跟你说一遍,两个人,五十八斤粮,粗细,十斤四两的细粮,可以领四斤标准粉、五斤大米和八斤四两的玉米面,玉米面九分,标准粉一毛八,大米一毛四,总共两块一毛分六。粗粮是四十斤六两,红薯干面每斤分钱,总共,两块八毛四分二厘。两者相加,五块零一分八厘。”

李星星赶紧递上一张五元、一张一角的纸钞。

年男子找了钱,在本上写几字,盖上章,拿一大把竹签子给她,往旁边指了指,“到粮窗口装粮食,窗口标着粮食品种,你递签子给他们,直接接装粮食。你不知道怎么区分签子的类别,就问窗口后的工作人员。”

李星星发现是四种签子,上面标有五两、二斤、五斤和二十斤的字样,最小是一两。

旁边的人也把花花绿绿的票证装进信封里给她,同时在副食品供应证、日用品购货证、购煤证盖章写字,“有劳保套供应,别忘记买。除了煤球按季来领票,其余都是按月,煤球每户每季一百斤,四月一号发过煤球票,你们才迁来,现在给你装进去了。有一些日用品供应有票,有些没有,蔬菜和调味品也没有票,直接凭本购买,蔬菜一人定量十斤。”

李星星连声道谢,“辛苦

各位同志了。”

亲,本章已完,祝您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