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2 / 2)

眼见着这么大一笔订单落在氮肥厂手中,要是因为陈厂长的犹疑让煮熟的鸭子飞了,那非得让她心疼得整宿睡不着觉啊。

正在张会计有些心急想要再劝说时,陈明晓拿过了订金条,看着上面清秀的字迹后问道。

“来的农户代表年纪大概多大?”张会计略一回忆。

“瘦瘦的,说话的时候表现得非常憨厚老实,不是很健谈,大概年纪和你差不多大吧?”

陈明晓通过张会计对来人的描述,更加确信了其中有妖异。

“庄家是农民们的命根子,如果农民们因为化肥原因导致集体欠收,闹腾的动静肯定不会小。除了咱们黎县的氮肥厂是私营以外,其他化肥厂大部分还是国营。松原镇出了这么大的事,当地镇政府一定会进行彻查。你们说对吗?”

孙建设和张会计都是一怔。

产量大镇要是粮食产量掉下来,农民们集体一闹必然会被镇政府追责,一查到底。

黎县距离松原镇的路程并不算太远,这么久的时间内肯定能够听到相关消息。厂长分析得确实有道理。

陈明晓又指着订金条道。“根据你所说,来的农户代表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又能写一手清秀的文字。那他的身份就比较可疑了。如果他是松原镇政府的人,他在来谈的时候就应该以镇政府的名义谈。如果不是,他一个年轻人,又是怎么说动整个松原镇的农户集体来黎县买氮肥呢?他怎么可能有如此大号召力?”

孙建设和张会计均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就拿氮肥厂来说,全厂一百多号人也分成了各个小团体,每个部门中只有组长拥有绝对话语权。

往上,就是最近由组长晋升的车间副主任。再往上,就是主任、厂长。

如果是一个镇子,能够让所有农户都信服地将手上资金交到他手上管理,并且无条件地让他决定下一次采购何处的化肥,那恐怕只有镇长亲自出面才能做到。

厂长分析得一针见血,来的这名青年年纪轻轻又不善言辞,凭啥能够做得到这一点。

陈明晓又道。

“我们都知道,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不一定非要选择氮肥。尤其是农耕小户,更倾向于粪肥这种价格低廉的肥料。不夸张的说,小户还真舍不得用氮肥。当然,除了氮肥以外,还会有少量农户会选用磷肥。他们当真用得了20吨的氮肥吗?”

根据陈明晓对行业景况了解,化肥产业重氮轻磷的现象比较严重。

磷肥产业的最终产品是钙镁磷肥和五氧化二磷,属于低浓度磷肥。

在开放初期,发达国家高浓度磷复肥已占磷肥总产量的70,但国内市场占比不到5。

在未来国内才会通过引进技术设备,逐步建立了15家大、中型高浓度磷肥厂。

一直到90年代才自主建设了多套10万吨级别的生产装置。

在“836”模式下,也就是80万吨硫酸、30万吨磷酸、60万吨磷铵下,国内出现了百万级别的磷铵产能,这才实现了全面自给的景况。

在陈明晓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中,孙建设和张会计两人意识到了这一笔订单,果真是存在着不少疑点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