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王莽隐退(2 / 2)

就在刘欣面对窘境一筹莫展之际,高昌侯董宏上书奏请刘欣封傅昭仪为皇太后。董宏援引秦朝为例,说秦国庄襄王的生母是夏姬,被华阳夫人收养。庄襄王即位后,封夏姬和华阳夫人为太后,历史的天空曾经出现两位太后。刘欣听后,大为欣慰,准备重赏董宏。</p>

在刘欣时代,搞政治舆论是王莽所擅长;看穿舆论背后的阴谋,更是王莽的看家本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这里是不适用的,傅昭仪和刘欣再加上董宏并不能打响他们的如意算盘。识破他们想法的王莽,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就是反对封傅昭仪为皇太后。不过他不直接反对,而是请求惩处董宏。不剪除那将要结果的花儿,而是连根一起拔,这才是高手。</p>

王莽说,董宏这家伙诅咒大汉,竟然将残暴无道的秦朝跟大汉相提并论简直大逆不道。董宏一听,吓得魂飞魄散。</p>

“大逆不道”是个很虚妄的罪名,但处罚极重可以灭族。董宏虽精通历史,但官场经验不深。身居官场的他,竟然不知道王莽的大名,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p>

王莽话音刚落,师丹马上跳出来指责董宏。只有一个王莽,董宏就无法应对。一转眼,又跳出来一个熟读四书五经的家伙,可见王氏集团不好惹。师丹是刘欣的老师,师丹倒戈,刘欣更加没信心了。刘欣无奈,只能牺牲董宏,将其贬为平民。王、傅集团第一次正面交锋,依附傅昭仪的董宏就成了炮灰。</p>

师丹,字仲公,琅玡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老师很厉害,是研究《诗经》的大名家匡衡。元帝末年,师丹被封为博士,之后升任光禄大夫。刘骜立刘欣为太子,封师丹为太子太傅。刘欣称帝,顾念师丹教育之恩,封他为左将军,关内侯,管理尚书事。</p>

此时的皇位,对于刘欣来说犹如烫手的芋头。他封傅昭仪为皇太后不成,得罪了傅昭仪,也得罪了王氏集团。得罪傅昭仪伤感情,得罪王氏集团伤皇威。正因如此,他幡然醒悟,没有权他什么都无法做。</p>

手中没有权,刘欣就要争取掌权。权力在王氏集团手中,他就要处理好跟王氏集团的关系。靠近王氏集团不等于依附王氏集团,他想借机夺权。他的前辈刘章为他树立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刘欣去找王政君,告知欲封傅昭仪为皇太后,想探探王政君的口气。他觉得,如果王政君同意,万事大吉;即使不同意,也可以探探王氏集团对傅昭仪的态度。</p>

出人意料的是,王政君竟然同意了,仿佛是封赏王氏家族。首先,封刘欣的老爹刘康为恭皇,这是为第二步打基础;其次,封傅昭仪为恭皇太后,封丁姬为恭皇后。傅昭仪一直希望的同等待遇,王政君也慷慨给予,即傅太后、丁皇后享受的待遇与王太后和赵皇后的同等。</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