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养士的盛行(2 / 2)

后人根据当时人们对政治的议论,还形成了一本专门记述这些议论的专著——《战国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苏秦和张仪,这两个人同是鬼谷子的弟子,却侍奉不同的君主,让战国之世更加风云激荡。

此外,还有一类被称作方士或术士,粗略看来,他们似乎对整个战国的局势影响不大,而且大多还是一些旁门左道。但是仔细分来,这些人还可以划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天文、地理、历算、农业、医药、技艺等学科的专家,同样的著书立说,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在民间,其实用性很大。另外一种则是用阴阳哲学、神仙之术、卜筮、占梦以预测吉凶、房中术等骗取衣食的游方之士,当然,在当时看来,他们的言论最接近其心灵的真实存在。这一类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原始宗教的发展,其中阴阳、神仙等思想,为中国传统道教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另一类是当时社会最看不起却影响巨大的人——食客。毫无疑问的是,这一类人的数量极其多,战国四公子之所以能够成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拜他们所赐。据记载,当时信陵君的门下食客就要数千人,其中的类别十分复杂,包括鸡鸣、狗盗、任侠(恶霸),甚至还有奸人、罪犯、屠夫、赌徒、刺客等无赖。

其中,还有很多人做了许多的荒唐之事:齐国孟尝君田文,有一次曾路过赵国。赵人久闻其大名,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纷纷聚集在田野间观看,岂料见面不如闻名,赵人直言不讳地说道:“孟尝君之名何其盛,竟然只是个短小的男人。”

田文认为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遂大怒不已。其门下的食客见状,也纷纷怒目回视。岂料那些赵人不但没有终止讥笑,反而变本加厉。孟尝君门下食客大多出生于江湖草莽之间,见主人受辱,愤而下车,斩杀围观赵人数百人。他们又怕孟尝君会因此英名有损,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一县人全部杀完,才策马而去。

没过多久,田文失位,树倒猢狲散,食客们各自四散而去;田文复位,食客们又纷纷回来。可见如果不加以认真挑选,食客很可能只是骗吃骗喝而一无是处。

贵族领主为了招揽宾客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赵国平原君为了供养宾客,不惜散尽家中财物;楚国春申君为了收揽真正的人才,给予了其上等宾客以著珠履的国士待遇,而且还修建了一个客都,供上等宾客居住;而齐国孟尝君则经常和宾客吃同样的饭,并赠送礼物给宾客的亲戚;信陵君待士更谦恭,不惜花费重金、四处搜求隐士为己所用,成为战国四公子当中影响力最大的人。

特殊的时代为孕育养士提供了特殊的土壤。在这群雄争霸的战国乱世,养士的盛行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水彩,为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