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著名工匠鲁班(2 / 2)

鲁班发明的曲尺又叫鲁班尺,那什么是“班母”和“班妻”呢?“班母”是指墨斗上的小钩子,“班妻”是指刨木料时卡主木头的木橛卡口。鲁班的母亲和妻子对他的发明创造帮助了很多。最初的墨斗没有钩子,鲁班每次使用都要请母亲拉住墨线的一头,后来母亲提议何不用个小钩子来钩住木头,这样鲁班一个人就可以独立操作了。木工们为了纪念鲁班的母亲,就称墨斗上的这个小钩子为“班母”。同样地,“班妻”也起源于鲁班刨木头的时候总让妻子扶着木料,后来就发明出了木橛卡口。

鲁班不仅是个出色的发明家,传说他的妻子也是个优秀的劳动者,夫妻俩人都是辛勤的劳动者,优秀的劳动者。在《玉屑》上有这样的故事,鲁班常年在外劳作,日晒雨淋,很是辛苦。他的妻子云氏见路边的亭子可以遮阳避雨,就发明了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亭子——伞,让鲁班每次外出的时候带上。

另外,《世本》记载,石磨也是鲁班发明的。他是看到一位老太太用石杵捣麦子受到的启发。老太太年老没有力气举起石杵,就把麦子放在石臼里,用手扶着石杵捣麦子,鲁班发现石臼里大部分麦粒都已经被捣成了面粉。后来,鲁班就找来两块石头,凿成两块圆石板,在每个石板上凿了一道道凹槽,并在其中一个石板侧边凿一个洞,安上木把。将两块石板合在一起,上面的凹槽相合。人或者牲畜转动木把,上面石板里的麦粒从洞里漏出来被碾成面粉,面粉就从两块石板缝中漏出来。

据《墨子·鲁问篇》记述,鲁班在楚国巡游时,受到楚王的厚待,为答谢楚王,就为楚军制造了攻城用的“云梯”和水战用的“钩强”(又名“钩拒”),楚军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战无不胜。于是他向墨子炫耀他的“钩强”:“我们水战有自己制造的钩强,不知道您提倡的‘义’是不是也有钩强?”。墨子答道:“你用钩强来阻止别人,别人也会用钩强来阻止你,这样一来就互相残害。所以,我‘义’的钩强胜过你的钩强。”墨子听后哑口无言。

《墨子·鲁问篇》中还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鲁班制作的木鸟,能够在借助风力在空中连飞三天而不降落。这在今天看来未免有点夸张,但不难看出鲁班的工匠才艺和古人遨游天际的梦想。

除此之外,鲁班在建筑和雕刻方面的贡献也很多。《述异记》记载,鲁班在石头上刻制过立体的九州地图。还传说,鲁班还在石头上雕刻过栩栩如生的凤凰图。

鲁班为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发明了许许多多便利的工具,人们为了表达对鲁班的崇敬与热爱,将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都赋予给鲁班,鲁班事实上是勤劳与智慧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