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往事(2 / 2)

不多时,黄裳、绿衣蹑手蹑脚的将已经深眠的姬羌抬进内室。

一夜无话。

……

上元一过,假期也告了尾声,这一夜姬羌睡的很沉,以至于年假后的第一个早朝,去的有些迟。

然而并无人感到惊讶,大家似乎都没调整过来。

而那些已经历经两朝、三朝的老人儿早已习以为常,根据他们的经验,每当年假之后,上至国君,下至群臣,至少十天半月才能逐渐恢复正轨。

整个早朝,大家只讨论了一件事,开启已经关闭十年之久的弘文馆。

弘文馆设于圣祖朝,当初设置的目的,一为国学堂,意为贵族子弟读书的地方,二为春季闱考时,为进京赶考的学子们的落脚之处,尤其是那些缺衣少食的寒门学子。

但是弘文馆于先帝十四年被关,原因在于当年会试考场上,有学子在试卷上公然抨击先帝的奢靡以及成群结队的后宫生活,令先帝震怒,不仅当场治罪那学子,一气之下连弘文馆都封了。

先帝说,那些人不配入住弘文馆。

弘文馆一关,直接影响后来的取士,毕竟备考之事繁琐、冗长,从入京的盘缠算起,加上进京之后的吃、住花销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许多寒门子弟譬如孙继宗、陶广义这般,只进京一趟盘缠便花光了,为了等待春闱之事,不得不一边苦读一边讨生计,幸运的能找到一二谋生之路,不幸的连糊口都不能,更别提读书了。

近十年来,但凡能进士及第的,地方世家子弟居多,剩下的,也大都家境殷实。

也因此,寒门弟子想要出人头地,难上加难。

群臣对弘文馆开放一事无异议,一则这是取才兴邦的好事,二则,上元之夜陛下那般大阵仗,对寒门子弟又是赏银又是鼓励的,他们作为臣子,看到陛下如此惜才爱才,只有高兴的份儿。

于是乎,弘文馆的事定下,早朝接近尾声。

水部呈上来自荆州秦桑落的《大江渠荆州段工事进展》的奏疏,姬羌看了大为激动,工程进展不仅比预期的快,且银子省了不少。

秦桑落,果然大才!

早朝愉快结束。

姬羌手拿秦桑落的奏疏,脚下生风,尚六珈喜不自胜,陛下已经许久没有这样开怀过了,于是,他一边小跑追随一边喜道:“陛下您慢点儿,臣都跟不上您了。”

姬羌却回头道:“一夜之间,你老了?”

尚六珈:“……”

一旁的赵乾低头偷笑,姬羌瞥见又对赵乾道:“昨儿让你查孙继宗、陶广义二人,可有消息?”

赵乾连忙收起笑脸,回说已经派人去查,不日便有消息。

放鹰台与养元殿之间的小道上,有一处八角亭,每每早朝结束,姬羌都要路过,若是步行上下朝,她偶尔会在此处小坐一会儿散散心。

这会子八角亭内却站着一人,令所有人看了都“魂飞魄散”,大气不敢出。

商芄正对姬羌走过来的方向,立的笔直。当他看见姬羌远远的走来,当即双手合十,行了个佛家之礼。

除了离的有些远,这个礼行的无可挑剔。

请记住域名:。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