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晚云参加科举(2 / 2)

明经科考分为三场考试,第一场考帖经,第二场考经文的意思与见解,第三场考时务策。

贴经便是把书籍之中的原文遮盖起来,只余下一行字,默写出前后的文来,这对于已经将春秋左传论语等书铭记于心的晚云而言,可谓是得心应手。

第二场试义之中乃是口试,主考官是礼部尚书,晚云认识礼部尚书,在他跟前丝毫不怵,比起一些见到大官慌慌张张的学子而言,更显淡然。

第三场时务策乃是晚云最怕的,没想到考的正是农耕。

晚云从小在乡下长大,比起那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只知读书的书生更知农耕,洋洋洒洒写下来一大篇。

好些学子都从未想到朝廷会出农耕两字为题,好些世家子弟念及农耕根本是一窍不通。

倒也有几个书生另辟蹊径写了减免农税,对于一些无田的佃农县衙要给与田地,让他们不再为旁人种田……

到交卷之时,江狄脸上全是冷汗,他见着写了一半的文章深知自个儿完了。

父母如此期待他能中举,他却连最为简单的明经科都落地的话,岂不是要成为整个长安的笑柄?

……

晚云从考场回了朝霞院,褪掉了脸上的妆容,吃了两大碗的饭,对着叶雨道:“考场里面根本就吃不饱。”

叶雨一笑道:“考场里面的学子为了节约时间,一般都会少吃些东西,未免常常往恭房里跑,还有便是挨饿的时候,能够头脑更清醒些。

以往考场之中也准备了很多吃食,后来发现大多都是浪费的,是以准备的膳食就少了许多。”

晚云吃饱喝足道:“原来如此。”

陆景行入内,见着晚云刚刚用过晚膳,便问道:“你觉得自个儿考得如何?”

晚云一笑道:“我觉得我考得非常好,我选的是通五经,我全都答出来了,还有策论写的是农耕。

我便写了村里百姓们在种庄稼时遇到的难题,遇旱灾水灾时的水渠分配等,还有村里粮食歉收时的赋税等等……”

陆景行见她如此兴致勃勃,便道:“你才学了一年多的功夫,即便是考得不好也无碍,重要的是玩一玩就够了。

这一次玩过之后,该收心准备进宫了。”

晚云一笑道:“好。”

……

江家。

江玉被禁步于房中。

宸王来江家时,江夫人不敢让女儿出来见宸王,便让刚刚从考场里回来的江狄去接待宸王。

宸王见江狄一脸懊悔之色道:“江兄可是考场之中遇到为难之事?瞧你的脸色不大好。”

江狄无奈地道:“唉,我没想到陛下竟会在策论之中出农耕为题,我未曾准备农耕之题,只答了一半,想来是与及第无望了,愧对爹娘与妹妹的期望。”

宸王道:“这有何难,这次的主考官乃是礼部官员,礼部左侍郎袁东与本王相熟识,到时候本王就让他更改了你的考卷,给你明经科状元之位。”

江狄震惊道:“王爷,这……怕是不妥吧。”

宸王一笑道:“江兄日后乃是本王的大舅子,并无什么不妥的。”

江狄低头道:“此事若是败露的话,恐怕陛下那边……”

宸王道:“有本王在,你放心便是了。”

------题外话------

解释一下文中的科举制度哈。

进士科就是那种很厉害的,需要写诗赋的,比较考验一个人的学识的运用与才能。

明经科呢就是等于背诵四书五经,就是只要会背《论语》《礼记》《左传》等等的要考试的书籍,能够默写出来,知晓他们的意思就可以了。

写文章都是比较简单的,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只要会背书就可以了,所以晚云才会想着去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