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出城作战的必要性(2 / 2)

靖康二年的大雪,为金人徒添二十万军兵绝不是一句虚言。

金人都披毛绒兽皮,格外耐寒。但宋军却只穿单薄战袄,御寒能力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此时皇后带着一队宫女,手捧热腾腾得饭食走进殿内,说道:“天寒地冻,官家与枢相都吃点热腾腾得饭食来暖暖身子吧。”

一位位容颜秀丽得宫女将美食摆满了桌面,足足有八份热菜,两份热汤,热气腾腾。

赵桓震惊的问道:“如今国难当头,怎铺张如此多的食物?”

朱琏解释道:“官家,这都是尚食局为守城将士精心准备的粮食,如今守城各项物资都缺,唯不缺粮食,所以只能在饮食方面多补偿士卒。”

赵桓望向张叔夜,问道:“内城有多少粮食?”

张叔夜眉头一皱,说道:“具体有多少粮食,恐怕短时间内难以清点。但仅在大内州桥以东,左库藏为皇宫储存米麦等粮食机构便有元丰仓、顺水仓、广济仓、万盈仓、永丰仓等五十余处。”

仅储存机构便五十余处,每处机构都是建有一片连绵仓库,具体粮仓有多少座,恐怕难以计数。

这也就意味着,东京守卫战完全无需为粮食担忧。至少供应军队,绰绰有余。

大宋这富庶的财富为朝廷征募军队、重整武备,提供了无比强大的物质保证。

赵桓说道:“禁军减员要靠征兵进行补充。如今在四壁十二门的征兵情况如何?”

“截至申时,四壁已征召士卒两千余人,估计日落前能够征募士兵三千人。”

赵桓不敢耽误时间,边往嘴里夹菜,边问道:“新军武备情况如何?”

张叔夜说道:“武器不缺,但甲胄并不齐全。内弓剑枪甲军器库账目被金人收走,甲胄一片凌乱,重整需要时间。”

金人在靖康之难后,重骑兵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其中大量甲胄就是在东京所得。

赵桓觉得内弓剑枪甲军器库里的甲胄即便有所遗留,恐怕也只能满足一支精锐所需,不足以再武装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

便说道:“只靠库藏,早晚会不足支出。让军器监全力生产,为新编的神武右军提供武备甲具。”

张叔夜郑重的说道:“此正是臣欲与陛下商讨之事。军器监各处院坊分散于城内。其中弓弩造院、南北作坊就在尚书省旁边,在宫城西侧的兴国坊境内。”

“但御前军器所却在外城,在辟雍与第一座桥(桥名)之间,狄青故宅北侧。”

“御前军器所下辖工匠五千余人,对战事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臣打算派兵出城,与金人争夺此地。”

赵桓问道:“能否将工匠撤回内城?”

“仅将工匠撤回内城,并无多少意义。所内置办的生产器械、熔炉以及生产材料同样需要搬走。”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那便按照枢相规划前去部署吧。朕知道困守孤城只是死路一条,并不怯于派军出城作战。”

张叔夜起身,回道:“臣领命。这便前去与四壁指挥使商议派军出城事宜。”

赵桓放下碗筷,一同站起身,说道:“朕与卿一同出宫,去新军营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