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兵临城下(2 / 2)

而且城池建在水边,才能发展,在陆路不能畅通的情况下,泗水这条水路,才是下邳快速崛起的动脉。

炎热的夏季让忙碌看起来更忙碌,下邳城到处是光着膀子施工的人。

刘云很郁闷,他想在泗水上修一条大桥,但碍于自己没什么文化,不知道水泥怎么烧制的,更不知道哪里去搞那么多钢筋来做龙骨,所以这事也只能作罢。

而且便是有这些东西,他也不知道如何把桥墩从水里树立起来。所以没办法,还是只能使用渡船过河,至于那种木桥,他又怕因为太低矮了,影响自己的船通行,所以没有去做。

刘云没有在下邳待多久,便因收到曹操送来了来莺儿家小的消息传来,领骑兵回了梁郡。

回到梁郡,他给来莺儿母亲和弟弟在郡城内购置了房产,又安排其弟弟和妹妹入了官学。

不过就在刘云刚回梁郡不久后,南方一个重大消息传来。孙坚以其子领兵,跨江击袁术,取了庐江郡,对刘表的江夏形成威胁。

袁术因上次大败,元气大伤,无力对抗孙策与周瑜组合,失了庐江。而曹操也趁此机会,自许都出兵,攻取汝南剩下的一半,也就是汝水之西各县。

袁术召回大将纪灵,不敢与曹操对抗,又失了剩下的一半汝南郡。

现在的袁术,已经只剩下寿春所在的九江郡和向东靠海的广陵郡了。

骠骑将军府,郭嘉与陈宫被刘云招来,对着地图开始研究局势。

刘云道:“今孙文台取了庐江,其野心昭然若揭,定是以攻取江夏为幌子,却要来取九江郡,把袁术一杆子打死。若其取了九江郡,便与我隔水而望。不仅如此,他还会继续东取广陵郡,往后我要入江,便必须出海而下,那便有大麻烦。”

陈宫和郭嘉皆是面色凝重。

陈宫道:“不想孙文台已然强大如斯,袁术大将拥兵五万,被其子孙策一举击溃,只在旬月间便失了整个庐江。主公此时若要南下取九江,却力有未逮。毕竟汝南九县刚定,各地世家门阀皆惧怕主公,多有抵触,杀之不尽。汝南九县,有数百大族举家搬迁至汝水之西,宫以为,不可再动刀兵。”

刘云当然知道,自己上次杀了了门阀六千余人,的确把他们杀怕了。

强如曹操,屠城都只敢屠普通百姓,而刘云,则是直接留下普通百姓,倒是把士族门阀给全杀了。这让那些大族如何不战战兢兢,赶紧搬迁。

不过这么一来,也有好处,那就是世家大族一走,他们的田地可就都充公了,刘云屯田便可大规模操作。不过这就需要时间,因为世家门阀带走了所有的粮草和牛羊,所以刘云在汝南九县,只能捞到三四十万百姓和田地。

陈宫不建议出兵,郭嘉也摇头道:“此时主公虽兵将充足,但的确遇到之阻力过大,若是地盘再次扩张,便有可能被人击破。不过既然主公想入长江,倒是可以只拿下射阳、盐渎、淮阴三县。

淮阴县周大都督经营多年,民间多有听闻其名声者,要拿下容易,盐渎县乃一人口不过万人的海边小县,据说整个县城,县长兼任县尉县丞等职,整个县府,仅仅数人,兵不过百,主公只需遣水军屯驻海边,便可接管。

便是这射阳,有数千兵马而已。但若是孙策攻九江,袁术必调兵遣将,那时调走射阳之兵,主公便可兵不血刃,取这三县,控制淮水入江的水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