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论心定罪(2 / 2)

经过这几年,刘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现象级问题,那就是宗法与国法的冲突问题。

他发现宗族拥有一个极大的权利,那就是他们的族内法律可以凌驾于国法之上。一个家族的族规,怎么能够越过国法!

这就是私刑私法,宗族不仅掌控着族人的资源分配,竟然还掌握着族人的生死,让宗族之人先有族再有国。

刘云要想树立法律的权威,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国法高于宗族私法,任何宗族族规的制定,都要在不违背汉律的基础上施行。

这一点相当难,这几乎是在与整个社会体系对抗,但没办法,这是与宗族抢夺权利,让社会提前进入法治社会。也就是说,刘云会被挂上法家的标签,从此成为天下儒门的死敌。

现在刘云还没有这个实力,他得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同盟,能够对抗宗族力量的同盟。

目前他还找不到这个同盟,西方是用资本,他不知道现在的大汉用什么可以与宗族对抗,但光凭武力,目前还不行。

夏侯兰不知道刘云的忧虑,刘云也不敢跟他说。

离开了官学区,刘云便开始视察南城商业区和西区的住宅区,这两个地方基础建筑已经基本完备,刘云要在商业区进行官方商业行为,带动和规范私营商业,这也不能一蹴而就。

商业区建两条街道,从北到南平行排列,街道两旁各种空置的房屋门面,目前没有任何人过问,人们的生活还都是在老城区。

刘云规划的东街和西街各有不同功能,同一条街道,也有不同行业划分,在东街北第一栋房屋,上书“郡营农产”几个大字,这大字是由刘云亲书。

老城区那些街铺,大部分掌握在本地家族手中,这是他们通过哄抬物价、囤货居奇来掠夺百姓的窗口,刘云打算通过这个农产品店来稳定物价,规范市场。

在郡营农产品店,一列列的货架上,所有此时的农产品,定价由官方进行。此时小麦还未成熟,兖州的小麦已经涨到二十万钱一石,但是这里只有三百钱。

当然,这里不收董卓的小五铢钱,目前只接受以物换物或者白银和黄金交易。

兖州小麦二十万钱一石,那是粗制滥造的钱币,尽管如此,还有价无市,根本买不到粮。

但在梁郡,不仅能买到低价的粮食,还可以买到低价的猪肉、羊肉、鸡肉和鸡蛋。刘云的农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已经日产鸡蛋四万枚,端的是恐怖。

梁郡能稳定物价,目前是全靠郡府。

在郡营农产品店开业半个月后,这里已经吸引了几乎整个砀县所有的消费能力,老城区的百姓消费,基本上是来这里了。

二此时有人开始咨询如何搬入新城区居住。

因为新城区的西城,此时建起来足足上千栋房屋,却一直空在那里。

一些豪族地主,早在开发之前,就已经在打这里的主意了,他们目光深远,一眼就看出来,扩大的城区,才是以后的梁郡中心。

但三月郡府传出消息,西城新屋有五百套为抚恤房,用于给战死沙场的战士家属。

三月份,战士家属搬迁之事便开始了,五百户搬入,同时,这五百户战士家属,皆有见官不拜,犯法不邢,官学免费之权。

不仅是砀县,还有蒙县、己氏县也同时也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整个梁郡沸腾了!

而轰动的消息还不仅如此,就在今年,等麦收之后,梁郡其他所有城池,都要扩建,而且都会发生相同的情况。

事实上,剩下的所有房区,刘云也早有规划,死难家属房区只是第一批,第二批则是有功战士和郡县属吏分配房区。

至于往外卖的房舍,刘云压根儿就还没有开始开发。

他要在整个梁郡,打造出一个绝对拥护他统治的新型势力,这个势力的实力,将来一定要超过现在的宗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