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谣言四起(2 / 2)

但是刘云却不满意。

“十一月,不成,我们怕是得提前了,必须在三日内,拔高一丈,十五日内全部完成!”

“诺!”

李宣知道这很困难,但是无论如何,也要做到。

“伯平!如果有需要,你可以申请调动典将军的驻守兵马,如果还不成,我的亲卫营,也随你调动!”

典韦手下六千大军,再加上刘云五百亲兵,六千五百人,将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但是我要你保证,在水坝质量上,绝对不能有丝毫问题!”

“末吏愿立下军令状!保证水坝达到主公要求。且末吏可以保证,所有河道和沿河堤坝按照要求完成!”

水库河不是说把主坝修好就行,整个蜿蜒几十里的河道,有些地方可能不能拦住上涨的水位,还要修筑分流或者是挡水的河堤,所有李宣经过大半年的勘测,并且刘云亲自做了抽检,最后才确定方案,所以并不是修个大坝这么简单。

水坝最重要的闸门,由于此时的技术落后和资源缺少,刘云用了所有用于给军队制造武器的铁料,全部用于闸门。

闸门的设计也没有专业团队,但是刘云根据自己见识和此时历史上众多水闸的方案,最终确定了三道钢闸的方案。

长六百多米,高三十多米的水坝,这在后世当然不算什么大水利工程,但在此时,已然是大工程了。

不出郭嘉所料,九月底,天降雪,是大雪。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每次都是晚上二更之后开始下,到第二日早上便停。李宣下令,不允许大雪影响工程进度,各个包工头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按时完成自己承包的任务。于是参与建设的所有人都没有停止施工。

一场轰轰烈烈的与天战斗场面在梁郡展开。

大雪一连下了三日,积雪厚半尺,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水坝施工。

接下来才是最艰难的时刻,第四日,雪开始融化,河流上游的大地上,雪水开始汇聚向河道。只一日功夫,靠近大坝的水位便积蓄了丈许高的水位。

此时的坝基才三丈高,而刘云、郭嘉和李宣都是知道,这才是化雪的第一天。

第一天化雪的速度还是属于慢的,如果接下来天气积蓄升温,那化雪速度将。

而就在刘云全力抢建水坝之时,一个谣言却突然在梁郡传出。

郡守刘云大兴土木,逆天修坝,天降大雪,以示惩罚!

郭嘉和李宣急急来见刘云,李宣道:“谣言四起,传至流民之中,有些流民害怕,稍有怠工!”

“谣言来自何处?”刘云眉头紧锁,这个关键时刻,竟然有人趁机作乱。

“目前尚未可知,但有些包工头已然动摇,虽然末吏极力劝说,却也并未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李宣很无奈,此时的人,对于天地的敬畏,是祖祖辈辈对于自然力量的无法理解而积累起来的。

“奉孝,命人明察暗访,我要知道谣言出自何处!”刘云知道,有人不希望自己这水坝修成。

这些人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

自己修建水坝,光是收拢的大户良田就有超过三十万亩。而自己还下了政令,所有的荒山都属郡中公地,不允许任何私人开荒耕种,所有开荒耕种的公地,必须按照民屯方式,田产交还郡内,缴纳五成的租粮。这就让那些家中有人的大户,失去了这次修建水库河获得私田的机会。

郭嘉沉默了半晌后道:“天下之事,无非利益!谣言四起,必有源头。此番主公兴建水坝,之前全无阻挠,但并不代表全部赞成。以嘉看来,有动机利用此次大雪者,应是各县那些豪强查起。但梁郡大小豪强加起来,足有三四百户,怕是短时间内,无非确定。在者,谣言已然传出,就算查出又能如何,当务之急,还是解决谣言之事。”

刘云当然知晓道理,于是听从郭嘉建议,先解决眼前的问题,等过了这一关,到时候定要让这次搞事之人家破人亡。

“我刘云可是睚眦必报的!你们等着瞧!”刘云心中暗暗发誓,然后对李宣道:

“留在梁郡内的屯田大军,全部参与修建水坝。反正现在大雪覆盖农田,垦田难度大,不如先停下来,把水坝修好。目前屯田的大军也有一万多人,就让他们先停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