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另选贤能(2 / 2)

郭嘉、李宣和刘云已经围着沙盘讨论了两天。

“主公!末吏觉得,若是在砀县此处修建水坝,的确能够将这三条河水全部堵住,形成一个绵延50余里,三条支流的水库河。但如此一来,却存在一个问题,工程量大不说,一旦修建成水坝,上游的水便会全部储存进这条水库河流之中,雨水多的年份还好,若是雨水少之年份,主公不放水,下游沛国的相县以及其周边的县,便会无水可用。”

刘云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水库河的作用。一旦修建好,就可以储存雨季浪费的水源用于旱季。而且旱季下游的河有没有水,关键取决于自己开不开闸。

当然,只要雨季储存的水够的话,旱季开闸也无所谓,就怕接下来还是连年大旱。当然,刘云绝对不会不放水,他储存的水,是雨季白白流向大海的。

就怕到时候有人眼红,想要用自己储存的水,那就会产生矛盾。

“不管了!就在这里,只要在这里修一个水坝,水坝之上这三条河流的水域范围之内,就会成为百里沃野,得到百万亩良田。而且这条水库河水位恰好提升起来,达到郡城的地基处,把郡城西边变成水域,只需要在城门处提前修好一座桥梁通往对岸,这就是一座天然的护城河!”

刘云还有一点没说,绵延数十里的水域,里面可以养殖多少鱼虾?光是这条河水的渔业,就可以养活十万人。

此时的捕鱼技术相当的差,而且还要收渔课。刘云打算水库公有,到时候只要把撒网的技术发明出来,那这个水库就是一座金矿。

郭嘉道:“还有一个问题,若是修建水坝,现有的良田就会淹没一些,到时候怕是有人会阻挠。”

“阻挠?在这梁郡,谁敢阻挠我?伯平,你水利曹统计一下,若是在此修建水坝,除了我们的公田,还会淹没多少其他人的良田。我们按照市场价的两倍进行收购。若是他们不答应,那就杀一儆百!我会派一伙亲兵随你调用,防止个别人挺而走险。在河水断流之前,一定要把所有的不确定因素全部排除,一旦河水断流,立刻动工。”

“谢过主公!”

李宣拜谢,刘云扶起。

刘云可不会跟那些占有土地的豪族客气,他没有打土豪分田地,已经是给足了他们面子了。

若真是有人敢在梁郡捋自己的虎须,他不介意让人家破人亡。

商定好最重要的一条水库河之后,三人并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商讨其他几条河的水坝修筑。

最后,刘云拍板,总共修七座水坝,他要把小小的梁郡变成鱼米之乡。

其实刘云这只不过是参照后世建国之初的水利建设方案。这个方案是相当成功的,只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后世的华夏国就很少有因为干旱而受灾的地区。水坝可以控制水量,对于洪涝灾害之年,也有相当的控制力。

李宣并不知道自己参与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工程,他只知道报效主公的知遇之恩。没想到就因为这个偶然的机会,他自己会成为载入史册的人物。

七月,貂蝉的肚子已经明显鼓胀起来,外无战事,刘云也有更多时间来陪她。除了训练兵马,陪陪老婆,刘云出现最多的地方就是农场。

最早的3000多只鸡,有一千多母鸡己然产蛋。兴许是品种良莠不齐的原因,这些母鸡产蛋有的大概一天一枚,大部分却是两三天才产一枚。刘云直接就把产蛋效率不高的母鸡淘汰,公鸡也只留下一些品相好的做为种鸡。

很快,第二批一万只鸡也进入成熟阶段,刘云亲自参与甄选。

一旦母鸡进入产蛋阶段,其繁殖速度就快的惊人了。预计到达年底,十万只鸡不是问题。

当然,达到刘云要求的母鸡只有一成至两成,也就是6000多只母鸡,仅仅只有800多只达到了要求。

刘云预计,明年就可以完成种鸡的积累,养鸡大业会正式进入正轨。

不过就在刘云大张旗鼓的准备大干一场之时,刘备遣人送来了朝廷任命书。

改任刘云为沛国相,孙乾为梁郡太守。拿着任命书来的,正是新任梁郡太守孙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