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新开年惯例不让你爽,海豚出行APP差评事件(2 / 2)

“看来是友商玩阴招了,在春节期间打了我们一个猝不及防。”另一位高管发言说道。

“要不要我们也花钱雇点水军把评分刷上去?”又一位高管提议道。

千箐一听这样的建议果断否决:“我们海岸线科技用不着和竞争对手拼水军,我们依靠的是无与伦比的核心科技竞争力全面碾压竞争对手,当然,针对友商的这种行为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理,但策略不能被动,他刷他的差评,我们自己做好客户服务和出行安全,以及出行质量,广大用户也会形成自来水,让广大出行乘客自行去评判即可。”

显然,千箐根本就没把所谓友商们的这点小伎俩看在眼里,她有这个自信的底气。

一条就够了,惠民的价格。

选择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比传统的网约车便宜了70的出行费用,乘客几乎可以用脚投票。

而其他的互联网出行公司,根本就没有勇气把价格砍到70。

“这里面除了友商们请的水军在带节奏,另一批人恐怕是真的痛恨我们,那就是网约车司机了,毕竟我们砸了他们的饭碗,数量规模还不小,光是嘀嘀司机就有1300万啊。”一位高管如是说道。

千箐淡然的说道:“水分大了,网约车司机注册用户全国范围内破9000万规模之巨,其中99都不合规,剩下的水分也很大,真正值得关心的数据是全职性质的网约车司机,至于一些平常兼职赚点外快的可不算做其内。当然了,砸掉上百万网约车司机的饭碗是肯定的了。”

“但是!”

千箐旋即转折性的话锋一转,补充道:“我想引用叶董事长的一句话,海岸线集团是高科技公司,我们是改革者而不是破坏者,破坏者是只搞破坏,改革者是去旧革新。”

“我们是砸了上百万网约车司机的饭碗,但是我们创造的最大财富是解放了司机本人,网约车司机都死掉了不假,但是出行需求没有改变,而且随着价格的普惠,市场会进一步哭到,眼前就有一条光明大道,那就是我们海豚出行,你买一辆无人车加盟我海豚出行,你人不用来,车来就行了,车能帮车主挣钱,车主还能去谋求别的工作,多挣一笔钱,多为社会创造财富。”

“海豚出行献给社会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把成千上万的出租车司机从驾驶座上释放出来。”

一种高管不由得点头,千箐作为海豚出行这家子公司的掌门人,她是不会看原来的网约车司机失业不失业的问题,说实在的她不在意,她真正在意的是整个全局的整体数据。

这边失业了上百万人,但海豚出行释放出来的潜能可以在那边创造数百万的新就业,让数百万人甚至更多的人的收入增加。

而这批人往往又是准中位资产群体,也就是准中等收入群体,或许因为这笔额外的收入,能够让他们晋升为符合标准的中等收入群体。

一句话,你行你上,你不行别人上。

而事实上,在网络上一大批网约车司机大骂“海豚出行”砸了他们饭碗的同时,许多准备要购车人们选择观望,他们不准备购买有人驾驶汽车了,而是准备购买无人自动驾驶汽车。

道理也很简单,这些未来的新车主们或者要换车的车主们,就是准备要在将来加盟“海豚出行”的,而政府之所以大力支持积极推动“海豚出行”业务还有一个更大的因素,那就是为其他产业注入活力。

因为“海豚出行”具备激发市场消费欲望的驱动力,要知道许多的老百姓其实有能力买车,但是不买的原因是因为养不起车。

现在有了“海豚出行”,买无人自动驾驶车辆,不用怕养不起车了,加盟“海豚出行”车辆自己出去拉客,车能够自己去挣钱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帮车主挣的外快。

这是刺激民众购车欲望的巨大动力。

同时“海豚出行”也能积极拓展业务市场,要知道光是會东新区,海豚出行公司自己进购一批车辆维持这个地区的业务运营,光是购车的开支就好几百亿,要是拓展全国范围,把叶华这位新世界首富的底裤当了都办不到。

所以只能靠广大无人自动驾驶车的车主加盟了,这是一个相互成全彼此的共赢模式。

随着越发萎靡的汽车行业,因为“海豚出行”带来销量的增长,不但汽车界滋润了,外在推动就是钢铁产能过剩的消耗,各大供应链也都能被激活。

由此可见政府大力支持不是没有道理的,“海豚出行”真可谓是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盘活的是万亿级别的经济规模,对整个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