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从长计议(2 / 2)

巨星来了 念笯娇 0 字 10个月前

“也是。”李秋婷叹气,不止伯玉娱乐投资。

如果是伯玉娱乐全额投资,李秋婷和徐然还不想答应呢,风险太大了。

大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在没有出成绩之前,李秋婷和徐然对陈子昂当然不能毫无保留相信。

他们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算是对陈子昂相当的信任了。

李秋婷想想电影圈规则,很头疼。

导演基本都有剪辑权,但至关重要的终剪权却不是人人可得了。制片方赋予的终剪权犹如皇帝给的尚方宝剑,绝对是权力和荣誉的象征。而且,终剪权不是一种永久的保证,这部片子你得到了,下部片子的东家就未必会给你了。

李秋婷就这个终剪权,跟陈子昂讨论起来。

谁该拥有电影的终剪权?

是不是导演必须有这个权力,神圣不可侵犯?

制片方是否经常会因为商业考虑毁掉导演的艺术创作?还是他们确实可以从市场的角度更好地把握电影的节奏?

导演剪辑版是否一定比剧场版更好、更多内容?

“秋婷姐,我希望你可以学习和了解一下电影体制相对完善的好莱坞。这对我们将来的发展非常有用。不要只盯着国内,国内市场和制度并不完善。”都坐上回幽州的火车了,陈子昂还在和李秋婷探讨。

李秋婷到现在对陈子昂算是心服口服了。

不怪他做综艺节目都能做得这么好。

原来他有研究调查过。

也是从陈子昂这,李秋婷才知道,在好莱坞,电影终剪权,制片人说了算。

同时,她对好莱坞了解得更多了。

比如在好莱坞,实行的是所谓“制片人制”,也就是说,在一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制片人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他掌控电影,从投资到剧本到拍摄周期到最后影片的剪辑、上映、发行……

而目前在国内,基本属于导演负责制,虽然中小导演未必有完全控制权,但总体上影片的中心是导演,导演把握了剧本走向、影片风格、镜头语言、演员选择等等方面,制片人倒像个助手了。

不过,好莱坞制片人基本都是行家里手,对市场、资金、资源甚至政治环境等等都非常清楚。他们做出的决定大多都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尽管难免会影响到导演的个人表达。

制片人动剪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时长,大多数好莱坞制片商心目中最理想的片长是两个小时左右。这个长度最适合大多数观众的欣赏习惯。

第二是分级,一部商业片是pg-13级还是r级,往往关系到票房的生死。而在某些国家,如果不按照官方要求作删剪的话,电影就干脆连跟观众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制片方往往希望把影片剪得分级大众化一些,以赢得最大数量的观众。

第三当然就是内容,制片方自然要考虑商业价值,对文艺倾向太重或者节奏不紧凑的作品都喜欢大动刀剪重新组合。

总的说来,这种制片人制更能有效把握影片的质量,虽然可能付出扼杀经典的代价,但毕竟减少了很多粗制滥造电影的机会。至于导演与制片方似乎是永久的角力争执。

不过严格讲,在好莱坞,制片人制也不意味着一切都是制片人说了算,这背后往往还有电影公司甚至投资者的影响。

“那孙正红就pass了吗?”李秋婷对陈子昂问道。<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